首页> 中文学位 >莺歌海盆地东方X区黄流组I段浅海海底扇精细表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6h】

莺歌海盆地东方X区黄流组I段浅海海底扇精细表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资料品质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数据资料情况

第三章 层序单元划分及等时地层格架

3.1 层序界面识别

3.2 准层序组界面识别与划分

3.3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第四章 沉积单元分析及表征

4.1 沉积环境分析

4.2沉积构造类型

4.3 沉积单元类型

4.4 单井特征分析

4.5 连井特征分析

4.6 地震属性及沉积单元平面展布特征分析

4.7 古地形及沉积单元平面展布特征分析

第五章 浅海海底扇沉积演化特征

第六章 浅海海底扇主控因素及沉积模式

6.1 浅海海底扇主控因素

6.2 浅海海底扇沉积模式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莺歌海盆地东方X区黄流组Ⅰ段发育重力流海底扇,是东方气田的主力储层。前人对海底扇沉积单元划分不统一,主控因素有待深究,沉积模式以区域沉积为主,时空演化尺度过大。精细表征沉积单元和深化主控因素研究,有助于完善海底扇沉积模式。 论文以黄流组Ⅰ段海底扇为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岩石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基于钻井岩心、测井资料、三维地震数据,综合前人研究资料,围绕海底扇时空演化和主控因素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海底扇沉积特征精细表征,划分沉积单元类型,理清各期次演化规律,明确海底扇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并总结沉积模式。论文主要认识与结论: 生物遗迹相特征和有孔虫化石丰度表明,重力流沉积时期,研究区属于滨海—浅海环境,沉积构造主要以重力流沉积类型为主,潮汐作用类型次之,表明黄流组Ⅰ段海底扇属于重力流沉积,局部受潮汐作用改造; 综合地震相、测井相和岩心特征,识别出限定性朵体、限定性水道、水道—堤岸复合体和非限定性朵体4类沉积单元,其中非限定性朵体可细分为近端朵体和远端朵体2类; 从垂向演化和平面演化两个方面分析沉积体系时空演化特征,明确演化规律——重力流活动早期发育限定性朵体和限定性水道,晚期发育非限定性朵体和水道—堤岸复合体; 古地形坡度变化使重力流从超临界流向亚临界流转化,并发生水跃,侵蚀下伏地层,造成近端朵体沉积厚度增大; 总结出东方X区黄流组Ⅰ段重力流海底扇的沉积模式:限定性水道—限定性朵体—水道—堤岸复合体—非限定性朵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