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污水微絮凝纤维束过滤再生处理工艺技术的试验研究
【6h】

城市污水微絮凝纤维束过滤再生处理工艺技术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污水资源化的意义

1.1水资源概述

1.1.1全球水资源

1.1.2我国水资源情况

1.1.3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方法

1.2污水处理回用的意义

1.3污水回用的研究现状

1.3.1国外污水处理回用的研究现状

1.3.2国内污水处理回用的研究现状

1.4污水回用的发展趋势

2污水处理回用和处理工艺的研究方向

2.1污水处理回用的方向

2.1.1回用污水的来源

2.1.2污水处理回用的方向

2.2回用水水质指标与标准

2.2.1回用水水质指标

2.2.2回用水水质控制标准

2.3污水处理回用工艺的研究方向

2.4国内部分回用水工艺

2.5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2.5.1课题的提出

2.5.2研究内容

3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微絮凝纤维束过滤工艺分析

3.1几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处理工艺及效果分析

3.2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再生处理工艺

3.2.1回用水工艺

3.2.2构筑物简介

3.2.3微絮凝

3.2.4纤维束过滤的材料和设备

3.2.5消毒

4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微絮凝纤维束过滤工艺的技术特性试验研究

4.1试验方案的确定

4.2最佳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4.3最佳过滤速度的确定

4.4反冲洗周期与反冲洗时间的确定

4.5最佳运行参数下COD去除效果

4.6最佳运行参数下BOD5去除效果

4.7最佳运行参数下SS及其去除效果的关系

4.8最佳运行参数下NH3-N去除效果

4.9最佳运行参数下浊度去除效果

4.10小结

5微絮凝纤维束过滤工艺与混凝沉淀砂滤工艺的技术与经济分析

5.1回用水工艺技术分析

5.2回用水处理成本经济分析

5.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是解决水资源不足和缓解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采用何种污水处理回用工艺技术,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回用水标准,以及工程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多少,维护管理是否方便等,是环境工作者关心的课题,该论文在分析国内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再生工程为对象,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论文以山东省污水再生工程运行实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以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微絮凝—纤维束过滤—消毒的再生处理工艺为试验研究对象,进行了投药量、纤维束过滤速度、反冲洗周期、反冲洗强度等运行参数对水质影响的试验.经试验得出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微絮凝—纤维束过滤—消毒再生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混凝剂PAC投加量2mg/L;过滤速度30m/h,反冲洗周期36h,下向洗反冲洗强度6.8L/m<'2>.s,上向洗反冲洗强度3.4L/m<'2>.s,耗水率0.73%.2.由于纤维束滤料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大,拦截和吸附能力强以及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拦截、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在最佳运行工况下,COD的去除率达到46.2~49.8%、BOD<,5>的去除率达到56.8~71.2%、SS的去除率达到77.8~81.8%、NH3-N的去除率达到48.6~58.5%、浊度的去除率达到75.6~78.8%.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标准要求.3.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回用水的制水成本为0.33元/m<'3>,按现规模9000m<'3>/d计算,每年可节省自来水用量328.5万m<'3>,节省自来水水费844.2万元.4.结合调研与试验结果,对微絮凝—纤维束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与混凝—沉淀—砂滤—消毒的处理工艺的技术参数、药剂的投加量、运行效果和制水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比较,认为:微絮凝—纤维束过滤—消毒的再生处理工艺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少、维护管理简便、处理效果好、水质稳定等特点,是现阶段较适宜的污水处理回用的选择工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