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地质三维建模及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以国际化大西安西咸新区为例
【6h】

城市地质三维建模及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以国际化大西安西咸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咸新区概况

2.1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2.2工程地质概况

第三章 西咸新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3.1建模目标

3.2建模流程及步骤

3.3模型分析

3.4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第四章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概述

4.1城市建设用地场地适宜性评价内容

4.2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划分

4.3城市建设用地场地适宜性表现

4.4城市建设用地场地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4.5城市建设用地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第五章 西咸新区场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5.1评价基本思路

5.2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5.3西咸新区场地适宜性评价

5.4西咸新区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旨在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国际化大西安西咸新区为例,搜集野外实际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对西咸新区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场地适宜性评价,对于推进城市地质工作的展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针对城市地质复杂地质构造条件,研究中得到的调查数据多存在离散性、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性等特点,面对许多现象的解释,往往需要引入第三方的软件,而城市地质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很好地处理大量的城市地质信息,在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数据上的支持的同时还能提供可视化界面,帮助直观了解环境地质状况,对于工程分析、判断和决策影响极大。
  场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城市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选出评价因子与评价方法,对区域场地适宜性作出科学的评分分级,定量地反应区域对于特定建筑场地的适宜情况。根据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理论方法,结合西咸新区实际建设现状,将西咸新区建设用地按功能划分为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工业及仓储用地和生态绿化用地,并采用层析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罗列相应的评价因子,计算其权重值,通过GIS平台,将西咸新区五个城区分成1km×1km的单元网格,对各单元的评价因子进行统计后实现各类建设用地的场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得出的场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西咸新区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工业及仓储用地及生态绿化用地适宜性分布比较均匀,能够满足城市建设不同用地需求。
  本文将城市地质三维建模技术及场地适宜性评价结合起来,在工程地质条件可视化和数据化的基础上完成场地适宜性分区图,以便对城市地质三维地质建模及场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国际化大西安西咸新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