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西李梅矿田清虚洞组含矿层的构造沉积岩相特征研究
【6h】

湘西李梅矿田清虚洞组含矿层的构造沉积岩相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前人工作评述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李梅矿田地质特征

3.1 李梅矿田地层特征

3.2 李梅矿田构造特征

3.3 李梅矿田矿体特征

3.4 李梅矿田矿石类型及其特征

3.5 李梅矿田围岩蚀变特征

第四章 李梅矿田沉积相研究

4.1 清虚洞组含矿层岩石类型特征

4.2 清虚洞组含矿层沉积构造

4.3 清虚洞组含矿层古生物特征

4.4 清虚洞组含矿层地球化学特征

4.5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第五章 李梅矿田清虚洞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5.1 编图思路及方法

5.2 李梅矿田地质剖面特征

5.3 单因素分析

5.4 多因素综合作图

5.5 清虚洞期沉积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六章 控矿特征与成矿预测

6.1 地层控矿特征

6.2 岩相控矿特征

6.3 构造控矿特征

6.4 岩性控矿特征

6.5 成矿预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湘西-鄂西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台与南华活动带过渡区,是我国16个重要成矿带之一。现已查明湘西北铅锌矿产于寒武系清虚洞组,含矿地层是重要的找矿目标。“湘西李梅矿田清虚洞组含矿层的构造沉积岩相特征研究”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找矿价值。
  本文依托“湘西张家界花垣整装勘查区矿田地质研究和找矿”地调项目,通过翔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取得剖面测量、构造路线观测、钻孔编录、采样分析等大量实际资料,进一步结合前人的成果资料开展综合分析,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在李梅矿田清虚洞期构造沉积岩相古地理、成矿构造和成矿规律等方面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详细编制了湘西李梅矿田清虚洞期岩相古地理图,深化了沉积相展布特点及构造演变成矿的认识。根据实测剖面,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显示清虚洞期沉积岩相由北西至南东依次为:局限台地相、藻灰岩相、浅水陆棚相。清虚洞组沉积盆地分布受NE-NNE方向构造控制。沉积相属于枢纽带碳酸盐岩体系,显示滩-礁-滩沉积相特征。铅锌矿床均分布于藻灰岩相。在富矿体集中地段,藻灰岩的厚度一般都大于100m。
  2.提出研究区两期成岩成矿构造,1)较早期的NW-SE向挤压应力场,形成了李梅、太阳山等NE-NNE向褶皱构造和麻栗场逆冲断裂带等构造。该期构造活动形成了主要的导矿、容矿和储矿构造。2)晚期的NE-SW向挤压剪切应力场,控制了成岩成矿期同生断层花垣-张家界大断裂,形成先左行挤压逆冲,后期右行张裂下滑的活动。使该走滑正断裂带对赋矿层位构成了一定的破坏。
  3.矿床主要是受各类断裂裂隙和藻灰岩相地层控制。清虚洞组早期构造控制了碳酸盐岩体系的滩-礁-滩相枢纽带沉积,使成岩期及其地层褶皱弯曲,藻礁灰岩相、浅滩相岩石的孔隙和裂隙成为主要的容矿空间,清虚洞组晚期构造有一定变化,继续发育层间角砾岩化和碳酸盐化,这使的含矿热液在裂隙和孔隙空间叠加聚集成矿。
  4.根据清虚洞组岩相分布和花垣-茶洞同生断裂的认识开展成矿预测:杨家寨和大脑坡深部隐伏矿层被钻孔揭露,证实清虚洞组含矿藻灰岩相呈NE-NNE向展布,且跨过花垣-茶洞大断裂。断裂北侧600米深部见矿,南侧100米深部见矿,说明花垣-张家界断裂正断层活动上盘北部岩块下滑500米,花垣-茶洞断裂带并非矿田的北边界,断裂带北侧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是下一步工作的优选靶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