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6h】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及进展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主要工作量及实验测试工作

1.5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大地构造位置

2.2区域地层

2.3区域构造

2.4区域岩浆岩

2.5区域变质作用

2.6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7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8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3.1矿区地层

3.2矿区构造

3.3变质作用

3.4地球物理特征

3.5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6矿区岩浆岩

3.7花岗岩成因类型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矿床地质特征

4.2矿石特征

4.3矿物形成次序及成矿期次

4.4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矿床成因探讨

5.1成矿环境分析

5.2成矿要素分析

5.3矿床分带机理

5.4成矿模式探讨

5.5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祁漫塔格山东南部,距离格尔木市西北(300°方位)约200km,是近年来继沙丘、长山、牛苦头后在该地区发现的又一中型铁多金属矿床,铁矿石探明资源量超过4000万吨,其矿体与成矿岩体均隐伏于第四系风积砂覆盖层下。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北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弧带,在那陵格勒河断裂的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92°31′-92°52′,北纬36°55′-37°00′之间,总面积约100km2。本文通过研究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蚀变分带性以及成矿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期查明该矿床地质成因、成矿期次、控矿要素和找矿模式,并与其他矿床进行对比,确立区域上的主攻矿床类型和总结成矿规律,从而有效指导矿产勘查实践。最终,关于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成矿的关系,以及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梳理出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在中三叠世早期约(242~239Ma)正处于洋壳俯冲结束向碰撞开始的转换阶段,而从237~204Ma区内转入后碰撞伸展阶段。期间发生过大规模的幔源岩浆底侵和壳幔混合作用,尤以中-晚三叠世(210~237Ma)的花岗岩最为发育,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⑵测得矿区钻孔ZK25408中的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6.1±1.2)Ma,属于中三叠世(T2),代表了岩浆的结晶年龄,与前人对磁铁矿中白云母利用40Ar-39Ar法获得(230.7±2.0Ma)的坪年龄和(229.9±3.5Ma)的等时线年龄一致,印证了岩浆作用对成矿的贡献。⑶查明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其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具有LILE(如Ba、Sr等)相对亏损和HFSE(如Th、U、Zr、Hf等)相对富集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斜率较大,具有相对富LREE、贫HREE以及负Eu异常的特征。⑷三叠纪中-晚期对应区内最后一个构造-岩浆-成矿旋回,是祁漫塔格地区后期的主要成矿期。NWW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主要侵入岩体和矿集区的分布,次级断裂蚀变带赋存有重要矿床(体)。它温查汉西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受断层和岩浆作用共同控制的与岩浆-热液系统有关的铁矿类型,兼具矽卡岩型矿床和热液脉型矿床的特征。⑸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其中,矽卡岩期又细分为早(干)矽卡岩阶段、晚(湿)矽卡岩阶段以及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又细分为早硫化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和晚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⑹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以及围岩蚀变的特征,显示矿床成矿温度和元素具有分带性:在接触带附近按距离侵入体中心由近到远SiO2和Fe2O3、Al2O3含量由高逐渐降低,CaO含量则由低逐渐升高;在内接触带主要由较高温矿物组成;在外接触带主要由高-中温矿物组成。⑺归纳推测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矿石中稀土元素配分与成矿花岗闪长斑岩应该具有相同的特征,二者系同一岩浆作用在不同阶段的产物;硫、铅的主要来源为幔源岩浆,伴有不同程度的壳源物质的混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