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具有VON配位特征的钒配合物与PTP1B、ALP的相互作用
【6h】

具有VON配位特征的钒配合物与PTP1B、ALP的相互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承诺书

第一章前言

1.1蛋白酪氨酸磷酶概述

1.1.1PTP1B的简介

1.1.2PTP1B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

1.1.3PTP1B作为治疗靶点的前景

1.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1PTP1B抑制剂的种类

1.2.2PTP1B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1.3本文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试剂及仪器

2.1.1所用试剂

2.1.2所用仪器及方法

2.2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2.2.1双胍类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2.2.2 2-(2-hydroxylpheny1)benzimidazole(HL)的合成及表征

2.3配合物的合成

2.3.1[VO(big)2]·H2O(1)的合成

2.3.2[VO(metf)2]·H2O(2)的合成

2.3.3[VO(phenf)2]·H2O(3)的合成

2.3.4[VO(metf)2](DMSO)·H2O(4)的合成

2.3.5[VO(phen)2](SO4)·6H2O(5)的合成

2.3.6[Zn2(H2TTHA)]2(H3O)·2H2O(6)的合成

2.3.7(C2H10N2)3[Mo5O15(PO4)2]·3H2O(7)的合成

2.3.8MnL2(CH3OH)2Cl(8)的合成

2.3.9(C2H8N)6(V10O28)·H2O(9)的合成

2.4配合物的表征

2.4.1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2.4.2配合物的红外图谱

2.4.3配合物的8其它表征

2.4.4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配合物对碱性磷酸酶(ALP)抑制作用

3.1实验材料

3.1.1试剂

3.1.2仪器

3.1.3溶液的配制

3.2酶抑制剂测定方法

3.2.1IC50及测定方法

3.2.2抑制类型及Ki的测定方法

3.3实验方法

3.4结果与讨论

3.4.1ALP抑制剂的初步定向的筛选结果

3.4.2IC50的测定结果

3.4.3抑制剂抑制类型及Ki的测定结果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配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的抑制作用

4.1实验材料

4.1.1试剂

4.1.2仪器

4.1.3溶液的配制

4.2酶抑制剂测定方法

4.3实验方法

4.4结果与讨论

4.4.1PTP1B抑制剂的初步定向的筛选结果

4.4.2 IC50的测定结果

4.4.3抑制剂抑制类型及Ki的测定结果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致谢

展开▼

摘要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是外周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在分子水平表现为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信号转导缺失。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水平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调节因素,它由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共同调控的,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一员,在体内各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联合作用于各蛋白底物,调节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近年研究发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可以去磷酸酸化蛋白酪氨酸,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敲除PTP1B基因或运用反义核苷酸(ASO)抑制体内PTP1B蛋白及mRNA的表达,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受试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能明显降低肥胖症的患病几率。这些研究表明,PTP1B有可能成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类别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代表性小分子PTP1B抑制剂进行综述,合成PTP1B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症的新途径。因此,深入研究PTP1B及其有效的抑制剂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就此目的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本文以钒为主要配位金属,合成得到了9个配合物,其中具有VON<,4>配位特征的有5个,即[VO(big)<,2>]·H<,2>O 1,[VO(metf)<,2>]·H<,2>O 2,[VO(phenf)<,2>]·H<,2>O 3,[VO(metf)<,2>]·(DMSO·H<,2>O 4,[VO(phen)<,2>]SO<,4>·6H<,2>O 5;余为其它过渡金属配合物[Zn<,2>(H<,2>TTHA)]·2(H<,3>O)·2H<,2>O6,(C<,2>H<,10>N<,2>)<,3>[Mo<,5>O<,15>(PO<,4>)<,2>]·3H<,2>O<,7>,MnL<,2>(CH<,3>OH)<,2>Cl 8,(C<,2>H<,8>N)<,6>(V<,10>O<,28>)·H<,2>O 9,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晶体衍射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2.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分别与碱性磷酸酶(ALP)的作用性质,发现有4个配合物(2,3,4,5)对碱性磷酸酶有较强的抑制而且抑制性大于VOSO<,4>,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77.6μM、116μM、142μM和65.3μM、336μM。该5种抑制剂在浓度为1×10<'-4>M时的抑制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VOSO<,4><4<3<5<2。酶反应动力学的方法测定证明:抑制剂2,4,和5对ALP的抑制属于混合型抑制,3属于竞争性抑制.Ki值大小依次为2(Ki,22.5μM),3(Ki,13.4μM),4(Ki,25.0μM),和5(Ki,42.2μM)。 3.研究了配合物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作用性质,发现其中1,2,3,4,具有N<,4>配位特征的钒配合物与PTP1B、ALP的相互作用5,6和7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其中3,4和7的IC<,50>值分别为3.37gM、7.00μM和24.81aM,该3种抑制剂在浓度为1×10<'4>M时抑制活性大小顺序为3>4>7。通过酶反应动力学的方法测定抑制剂4属于竞争性抑制,其Ki值为2.4μ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