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稠油井筒降粘工艺技术研究
【6h】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稠油井筒降粘工艺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存在的问题

1.3研究内容和思路

1.4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稠油降粘工艺国内外调研

2.1井筒化学降粘

2.1.1化学降粘原理

2.1.2井简化学降粘应用情况

2.2电加热降粘

2.2.1电加热降粘工艺原理

2.2.2电热杆降粘工艺

2.2.3电缆加热降粘工艺

2.2.4电热油管降粘工艺

2.2.5空心杆整体热电缆加热技术

2.3掺稀降粘工艺

2.3.1掺稀降粘工艺原理

2.3.2掺稀工艺的优缺点

2.4热流体循环降粘工艺

2.5小结

第3章塔河油田原油组分及原油物性分析

3.1稠油族组份分析

3.2塔河油田原油粘度分析及粘温曲线

3.3不同含水油样粘温关系测定

第4章井筒能量分布与流动规律计算

4.1井筒中的能量分布

4.1.1井筒中的能量平衡

4.1.2井筒温度场的计算

4.1.3井筒压力场的计算

4.2井筒的流态特征

4.2.1溶解气油比及气液两相流的出现

4.2.2多相流中的油气水的粘度及混合物的粘度

4.2.3井筒流态特征

4.3井筒电加热降粘工艺计算

4.3.1加热深度的确定

4.3.2加热温度的确定

4.3.3电加热功率的确定

4.4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计算

4.4.1掺稀油降原理与规律

4.4.2开式掺稀油循环工艺

4.4.3闭式掺稀油循环工艺

4.4.4掺稀油深度的确定

4.4.5掺稀油流量的确定

第5章塔河油田不同降粘工艺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5.1掺稀降粘在塔河油田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5.1.1室内实验评价

5.1.2掺稀油降粘自喷采油工艺

5.1.3掺稀油降粘机抽采油工艺

5.1.4掺稀降粘工艺分析与评价

5.2电加热降粘工艺

5.2.1电热杆降粘工艺

5.2.2电缆加热降粘工艺

5.2.3油管加热降粘工艺

5.2.4电加热工艺分析与评价

第6章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

6.1自喷电热杆降粘工艺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6.2自喷电缆加热降粘工艺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6.3过泵加热降粘工艺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6.4自喷掺稀油降粘工艺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6.5螺杆泵配合掺稀油降粘工艺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6.6化学降粘工艺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

第7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埋藏是目前我国埋藏最深的稠油油藏,由于地层温度较高,原油能够顺利地流入井筒,但在沿井筒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粘度不断升高,导致原油无法由井筒流动到地面,需采取井筒降粘工艺方能正常生产。本文在分析塔河油田原油物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井筒降粘工艺的调研,确定了塔河油田井筒降粘的研究和攻关方向;建立了井筒的温度场、压力场和粘度沿井筒分布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最佳的井筒降粘深度点和掺入量;开展了掺稀、化学降粘和电加热等降粘工艺的优化,结合现场工艺配套了不同的原油粘度条件下的井筒降粘工艺,在现场开展了试验,部分工艺已经推广应用。现场试验表明,研究的井筒降粘工艺能成功解决塔河油田稠油正常生产的要求。多种降粘工艺的综合运用,改善塔河油田稠油开发效果,提高了稠油的综合开发效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同类稠油油藏的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