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深部含气储层及源岩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6h】

中深部含气储层及源岩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煤层气源岩测井评价研究现状

1.2.2中深部含气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煤系地层气源岩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2.1煤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2.2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2.3煤系地层自动识别划分

2.3.1基本思想

2.3.2方法原理

2.3.3判定三角形的确定

2.4煤层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2.4.1煤层组分计算及煤阶划分

2.4.2煤层吸附气含量的估算

2.4.3煤层孔隙度的计算

2.4.4煤层渗透率评价

第三章煤层定量评价程序开发及应用

3.1程序流程

3.2主要程序模块介绍

3.3煤层评价实例与分析

3.3.1煤系地层自动识别效果

3.3.2煤层定量评价实例与分析

第四章中深部含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4.1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4.2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4.3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4.3.1泥质含量计算方法

4.3.2孔隙度评价

4.3.3渗透率评价

4.3.4含气饱和度评价

第五章中深部含气储层评价程序开发及应用

5.1程序流程

5.2主要程序模块介绍

5.3中深部含气储层评价实例与分析

5.3.1中深部含气储层识别效果

5.3.2孔隙度评价效果

5.3.3Kukal方法实际应用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中深部煤成气储层已成为我国各大油田的重点勘探方向之一,因此在研究气源岩的基础上对中深部含气储层进行定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煤层气源岩评价入手,统计总结了关键井煤层测井响应特征:采用中子一密度交会法实现了对煤系地层的自动识别划分;然后对煤层组分、煤阶划分、吸附气含量、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应用研究区地化分析资料、实验数据和测试数据,对各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煤系气源岩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中深部含气储层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关键井中深部含气储层与浅部气层测井响应统计特征的异同,总结了识别气层的常规测井方法;分别用油气校正法和交会三角形法对孔隙度进行精细评价,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Kukal方法对深层天然气饱和度计算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四口井的实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比较其与常规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表明利用Kukal方法通过计算饱和度求取的有效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相关性较好,从而间接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 针对以上研究内容,提出整体程序设计流程,并开发相应评价程序,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乌洪翠;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邵才瑞;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18.130.21;
  • 关键词

    中深部含气储层; 气源岩; 定量评价; 天然气饱和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