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阜康凹陷东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6h】

阜康凹陷东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概况

1.2.2 火山岩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分析区域地质背景

(2)典型油藏解剖

(3)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沉积、地层演化特征

2.2.1 沉积演化

2.2.2 地层层序划分

第三章 典型油藏解剖

3.1 原油特征

3.1.1 原油物性

3.1.2 原油族组成

3.2 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3.2.1 断层型油藏

3.2.2 地层型油藏

3.2.3 背斜油藏

第四章 成藏条件分析

4.1 油源条件

4.1.1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与分布

4.1.2 油源对比

4.2 储层条件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储集空间类型

4.2.3 储层物性特征

4.3 储盖组合

4.4输导体条件

第五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5.1 油气富集规律

5.1.1 油气纵向分布

5.1.2 油气平面分布

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5.2.1 西泉地区

5.2.2 沙丘地区及阜10井

5.3 油气成藏模式

5.3.1 西泉地区成藏模式

5.3.2 沙丘地区与阜10井区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阜康凹陷东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的发育与分布极不规律,隐蔽性很强,其成藏规律十分复杂。为了重新认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规律,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录井以及测试化验等数据,综合考虑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通过对典型油藏解剖及成藏要素分析,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阐明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构建了油气成藏模式。 典型油藏解剖表明,研究区不同区块石炭系原油物性特征存在一定异同。不同区块原油含蜡量与凝固点特征较为一致,多数样品属于含蜡-高蜡、中凝油。北32井区原油密度、粘度较高,属于中质、稠油范畴,而西泉地区与沙丘地区、阜10井区原油密度、粘度相对较低,均属于轻质、低粘-中粘油。研究区石炭系原油饱和烃含量较高,阜10井甚至高达90%以上。研究区石炭系发育多种油藏类型,沙丘6油藏和阜10油藏均为断层遮挡的断块油藏;西泉油田既有断裂封堵的断块和断鼻油藏,又有不整合遮挡形成的地层油藏;北32井区石炭系发育背斜油藏,油藏分布范围受背斜形态控制。 阜康凹陷东部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共发育3套烃源岩,二叠系平地泉组暗色泥岩生烃潜力最大,石炭系巴山组凝灰质泥岩次之,石炭系巴山组暗色泥岩最低。油源对比显示,西泉地区石炭系原油是石炭系巴山组凝灰质泥岩的产物,沙丘地区与阜10井石炭系原油来自于二叠系平地泉组暗色泥岩。 研究区石炭系主要发育安山岩、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质砂岩类等储层,储集空间以晶内溶孔、基质溶孔、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等次生储集空间类型为主。石炭系顶部风化壳储层孔渗性明显好于下部储层,西泉地区火山岩储层孔渗性好于其他地区。研究区发育三种储盖组合类型,良好的储盖配置是成藏的重要因素。另外,断裂是研究区主要输导体,主要起着切割沟通油源、垂向输导作用。 纵向上,研究区石炭系原油主要富集于顶部风化壳内。平面上,西泉地区石炭系原油平面分布范围主要受控于石炭系凝灰质泥岩以及石炭系顶部盖层发育厚度,在沙丘地区、阜10井区平地泉组底部烃源岩发育厚度控制了原油分布范围。西泉地区油气成藏模式为“下源供烃,断裂输导,风化壳成藏”;沙丘地区和阜10井区油气成藏模式为“上源供烃,断裂输导,风化壳成藏”。

著录项

  • 作者

    侯茂国;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查明;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阜康; 凹陷; 东部地区; 石炭系; 火山岩; 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