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为例
【6h】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

第一节 价值与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界定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青海省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

第一节 青海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总体情况

第二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

第三节 青海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青海省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主要做法

第三章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民族地区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应认同的共同价值目标

第二节 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

第三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附录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高校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建设内涵。青海省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省内现有54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98%。青海省高校聚集了多个民族,调查表明2014年青海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9.6%,青海省高校是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缩影。青海还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又是十四世达赖的出生地,处于反分裂斗争一线;在地理位置上连疆络藏,长期面临“三股势力”的渗透,维稳任务十分繁重,思想政治任务艰巨,特殊的省情给青海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带来冲击,在青海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界定、分析研究了青海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现状,基于青海省具有民族地区的全部特征,且省情特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形势严峻,情况复杂,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建议。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价值目标;从实际出发,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青年学生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