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启蒙的道路有多长?——从新时期女性婚外恋小说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
【6h】

女性,启蒙的道路有多长?——从新时期女性婚外恋小说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女性·婚外恋·启蒙与救赎

一.女性:走在启蒙的路上

二. 婚外恋:透视女性启蒙的独特窗口

第一章 什么是爱?

第一节 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 :从质疑到颠覆

第二节 没有男人,女人能走多远?

第三节 什么是爱?

第二章 道德限囿与内心制约

一.《东方女性》 : “圣母玛利亚”与“待罪羔羊”的二人转

二.《水随天去》 :杀夫故事之一种

第三章 离家与回家·完整与残缺

一.《白水青菜》 :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抓住男人的心?

二. 《逐鹿中街》 : “警察”与“小偷”的追踪与反追踪游戏

三. “全职太太”的悲哀

第四章 身体·性资本·自我救赎

第一节 救赎与沉沦的变奏

第二节 恋父情结:剪不断,理还乱

第三节 《上海宝贝》 :身体之恋,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毁灭?

第五章 爱情·婚姻·性:在纠缠中毁灭或共生

第一节 被打败的爱

第二节 启蒙与反启蒙的悖谬

第三节 爱情之脆弱·孤独之永恒

结语 女性启蒙:跨越内心樊篱的艰难

一. 婚外恋:折射女性内心的樊篱

二. 启蒙:跨越内心的樊篱之艰难

注 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何谓启蒙?“启蒙首先意味着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对中国女性来说,启蒙意味着从传统文化的限囿中走出来,从男权中心文化派定的“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中走出来,重塑一个有爱有恨、有欲有求、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经济独立、思想自由、人格完善的人。
  20世纪中国女性经历了两次启蒙的高潮:一次是五四时期,其主要推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次是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其主要推动力是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引入。如果说,五四时期,女性要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所要跨越的障碍主要是社会文化制度(外在的制约);那么,在新时期,女性所要跨越的则主要是内心的樊篱,是传统文化在女性心灵深处内化的东西(内在的制囿)。换言之,对当代中国女性而言,启蒙最大的障碍不在于外在的社会制度,而在于女性自身内心的文化积淀。
  本文选取新时期女性婚外恋小说的相关文本,从五个维度考察新时期女性启蒙的状况并论证上述观点。这五个维度是:一、什么是爱;二、道德限囿与内心制约;三、离家与回家·完整与残缺;四、身体·性资本·自我救赎;五、爱情·婚姻·性:在纠缠中毁灭或共生。通过对这五个维度的考察,归结出女性内心樊篱的三个主要层面:一、爱的迷误;二、男权话语的陷阱;三、启蒙与反启蒙的悖谬。跨越内心的樊篱之艰难,即是女性启蒙之艰难所在。
  第一章,什么是爱。此一章中,通过对《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没有名字的身体》与《女同志》四部作品的解读,阐述这么一个观点:挑开女性作家们所叙写的各种爱的美丽面纱,我们发现,她们笔下的爱其实都是一种病态的残缺的爱:单方面的付出与牺牲。无论是女人为男人奉献牺牲,还是男人为女人奉献牺牲,其实质都是传统男权中心模式下(即两性之间统治关系模式下)的爱。就此而言,这种颠覆也并没有在终极的价值意义上建构一种东西,而只是用一方的牺牲代替另一方的牺牲。真正的爱是两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在自由基础上的结合,而我们关于爱的定义不过是病态的“受虐依赖”。
  第二章,道德限囿与内心制约:通过对《东方女性》与《水随天去》两部作品的解读,探索女性启蒙道路上的道德限囿与内心制约。
  第三章,离家与回家·完整与残缺:通过对《白水青菜》与《逐鹿中街》两部作品的解读,探讨女性启蒙道路上文化心理的制约因素。此章主要阐述,所谓的全职太太,不过是男权文化派给女人的“一块其实只是边缘地带或闺房后宫的活动领域”。全职太太的根本性悲哀在于:失去自我,失去整个世界,生命在家庭这座“体面的监狱”中一天天虚耗。
  第四章,身体·性资本·自我救赎:通过对《岗上的世纪》、《情感一种》、《与往事干杯》、《饥饿的女儿》、《上海宝贝》五个文本的解读,探讨作为性资本的身体在救赎意义上的悖谬与女性创作时所遭遇的男权话语陷阱。身体作为性资本被征用时的悖谬在于,出发点是为着救赎的身体付出,却恰恰导致了灵魂的沦落。在女性作家的相关文本中,呈现出太多的对男权文化的语言、话语的陷落与归顺,而非对经典的男性叙述与关于女性之话语的越界。女性作家们费力所做的,不过是同男性作家们一样的反启蒙之事。
  第五章,爱情·婚姻·性:在纠缠中毁灭或共生:以《随意表白》、《无雨之城》、《道德颂》、《岁月如歌》、《博情书》五部作品为典型文本,探讨爱情、婚姻、性三者的纠结关系及其间折射出的女性思想精神层面的弱点,亦即启蒙的障碍点。女性在其间所体现的悖谬是,批判婚姻,却又渴念婚姻:追求自由,却又不能完全割断被婚姻体制化的绳索。
  为千百年男权中心文化所浸蚀的中国女性,在跳脱出传统性别角色的过程中,横在她们面前的最大障碍,不是外在的社会制度,而是内心的樊篱,是内化为女性行为规范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规约在女性内心的积淀。就像癌细胞侵入健康的人体并如玫瑰开放一般在身体各处扩散一样,传统男权文化规约已如癌细胞一般渗透进女性意识的经经脉脉,要剥离它们,要获得一个健康的、独立自主的、富有生命力的女性,须得来一次凤凰涅槃式的浴火再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