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体行动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自主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王集村的一项实地研究
【6h】

集体行动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自主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王集村的一项实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第一部分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关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历史考察

一、 相关文献述评

(一) 公共物品研究

(二) 集体行动研究

(三) 社会资本研究

三、 相关概念界定

(一) 公共物品

(二) 集体行动

(三) 社会资本

(四) 农村社区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内容与目的

二、 研究框架

三、 资料来源

四、 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对王集村自主修建公墓个案的实证研究

一、 事件过程描述

(一) 王集村概况

(二) 王集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二、 影响王集村公墓修建集体行动的因素分析

(一) 经济算计——农民行动的直接动机

(二) 文化与伦理价值观——农民行动的深层基础

(三)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农民行动的现实参照

(四) 社区资源与外部社区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 结论与讨论

一、 变迁中的中国农村社区:现代性、国家和地方性知识三种逻辑互动的产物

二、 农村集体行动的微观行动逻辑:“利”、“理”、“礼”

三、 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农村公共物品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区得以存续、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形式与效果自古与公共权力格局的更迭与演变紧密相连,随着当前国家权力日益退出乡村治理,在村民自治的新制度背景下,一些发展水平较高、拥有一定社区资源的村庄开始探索通过组织村民、调动社区资源进行公共物品的自主供给。这样的探索把千百年农村公共物品所依赖的“自上而下”垂直供给变成了农村社区内部成员集体行动的动员和博弈过程。
   本文选取了能够生动反映这一探索过程的农村个案--东营市王集村修建公墓事件,运用实地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在集体行动的分析框架下,探讨在自主供给公共物品过程中影响个体行动选择,进而影响集体决策和行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本个案中,经济算计、传统文化与伦理价值观、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是村民采取行动时三个最为重要的考量,也是影响集体行动与决策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在农村的深入改变了村民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王集村村民对于公墓修建的态度明显烙上了货币规则和经济理性的印记。另一方面,虽然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正走向瓦解,但维系这一社会的乡土文化价值观和现实的社会网络仍然对村民的行动选择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在王集村的个案中,传统的殡葬文化观念、风水观念、人情面子观、互惠信任及社会关联等因素,仍然是影响公墓修建的深层和现实参照。
   此外,本研究尽力摒弃仅从社区内部进行集体行动分析的倾向,而是假设某一集体行动的内部决策过程是嵌入到其所在社区结构之中的,社区资源、规则以及来自社区外部的要素都会对内部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经调查研究发现,在该个案中,农村社区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与存量(主要集体经济状况),以及来自外部社区环境支撑与资源支持(制度环境和政府支持),的确影响了王集村自主修建公墓这一个案的实际进程和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