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上颌结节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探
【6h】

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上颌结节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上颌结节骨折原因的初步探究

1.临床资料分析

1.1 影像资料测量数据及数据分析

1.2 结果

1.3 讨论

2.上颌结节骨折标本的显微观察

2.1 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3.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
  目的:
  采集完整病历资料,初步确定上颌结节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集2014年2月-2014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拔除上颌第三磨牙并符合标准的完整病例及影像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拔除牙位、拔除原因、萌出方向、解剖牙根长度、牙根数目、并发症。对记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记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或费舍尔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有804例病例纳入研究标准,发生上颌结节骨折23例。对于上颌结节骨折的发生率,性别、拔除牙位在上颌结节骨折中无统计学差异;年龄分组中,40-50岁组>30-39岁组>20-29岁组;拔除原因分组中,上颌窦炎组>食物嵌塞组>牙髓、根尖周病变组>预防拔除组;萌出方向分组中,颊向组>远中组>垂直组;牙根数目分组中,四根>三根>单根>双根;骨折组解剖牙根长度(12.82±2.22mm)大于非骨折组(10.03±1.46 mm)。
  结论:
  1.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上颌结节骨折发生率为2.86%。
  2.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上颌结节骨折与性别、拔除牙位没有相关性。
  3.40-50岁中年人,口腔卫生情况差并有长期食物嵌塞史,颊向或远中萌出者,X线片显示上颌第三磨牙为多根、根长较长(12.82±2.22mm)者更容易发生上颌结节骨折。
  第二部分: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上颌结节骨折原因的初步探究
  目的:
  通过对选取的影像资料分析,标本处理后显微观察,初步探讨上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上颌结节骨折的原因
  方法:
  1.临床资料分析:选取23例骨折病例、28例未骨折病例的全口曲面断层射片,分别测量骨折组和非骨折组上颌第三磨牙根尖、根中区远中上颌结节厚度;随机选取28例符合标准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颊向、垂直、近中、远中共4组各7例),分别测量各组上颌第三磨牙根尖区、根中区远中上颌结节厚度、根尖区上颌骨基骨厚度及解剖牙根长度,对测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骨折标本处理:对将收集到的23例拔除上颌第三磨牙术中上颌结节骨折标本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17例,微波辐射-EDTA联合脱钙后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第二组6例,硬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
  结果:
  1.骨折组与非骨折组曲面断层片测量结果显示,骨折组根尖区及根中区远中上颌结节厚度(3.73±1.22mm、3.21±1.27mm)均小于非骨折组(5.25±1.26mm、3.96±1.22mm),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CBCT影像测量值显示,各组解剖牙根长度无相关性和差异性;根中区远中上颌结节厚度中,垂直组(4.56±1.20mm)大于剩余三组,近中组(3.97±0.93mm)大于颊向组及远中组,垂直组(4.56±1.20mm)>近中组(3.97±0.93mm)>颊向组(3.80±1.07mm)>远中组(3.51±0.99mm),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根尖区远中上颌结节厚度,垂直组(6.04±0.91mm)、远中组(6.17±0.67mm)间无显著差异,远中组大于颊向组(5.28±1.17mm)及近中组(5.03±1.79mm),颊向组与近中组间无显著差异。基骨厚度显示,垂直组(9.84±1.70mm)大于剩余三组,颊向组(5.63±1.70mm)、远中组(5.23±1.62mm)、近中组(5.35±1.23mm)间无统计学差异。
  2.微波辐射-EDTA联合脱钙时间为2分钟×10次/24小时×35-40次。HE染色镜下观察,17例标本中有4例出现牙周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剩余13例牙周组织形态完好,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组织健康,清晰可见。硬组织切片后HE染色后镜下见,6例硬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见:牙体组织及牙槽骨完整,形态正常,牙周膜结构消失,1例标本观察到牙骨质增生样反应,部分标本染色欠佳,可见标本中杂质混入。
  结论:
  1.上颌第三磨牙牙根长度无明显差异,与萌出方向无关。
  2.上颌第三磨牙远中上颌结节厚度小,结构薄弱(根尖区3.73±1.22mm、跟中区3.21±1.27mm)可能为上颌结节骨折的主要原因。
  3.上颌结节骨折的主要原因与上颌第三磨牙及周围结构的解剖结构差异有关,牙周组织的病理变化并不是导致上颌结节骨折的主要原因。
  4.硬组织切片操作周期短,但技术设备要求高,微波辐射-EDTA联合脱钙是一种有效的脱钙方法,染色效果较好,操作时间长,研究牙和牙周联合切片,在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前提下优于硬组织切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