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勉略宁及邻区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环境、成矿年代学及成矿演化
【6h】

陕西勉略宁及邻区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环境、成矿年代学及成矿演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作者简介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1.2工作区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1.3本文学术思想、技术路线、方法

第二章碧口地体矿床成矿地质背景

§2.1概述

§2.2地球物理及深部构造特征

§2.3区域地层系统

2.3.1地层时代

2.3.2地层系统

§2.4区域岩浆活动

§2.5构造格架与矿床区域分布

第三章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解剖

§3.1筏子坝块状硫化物铜矿床

3.1.1矿床地质特征

3.1.2矿床成因分析

§3.2阳坝块状硫化物铜矿床

3.2.1矿床地质特征

3.2.2矿床成因分析

§3.3大茅坪块状硫化物铜矿床

3.3.1矿床地质特征

3.3.2矿床成因分析

§3.4银厂沟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3.4.1矿床地质特征

3.4.2矿床成因分析

§3.5东沟坝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3.5.1矿床地质特征

3.5.2矿床成因分析

§3.6铜厂铜矿床

3.6.1矿床地质特征

3.6.2矿床成因分析

第四章碧口地体矿床成矿构造环境的厘定

§4.1概述

§4.2碧口地体火山岩及构造环境

4.2.1火山岩区域分布、火山岩系列、组合及类型

4.2.2碧口地体火山岩成岩构造环境

4.2.3火山岩源区特征及构造动力学意义

§4.3碧口地体花岗岩类岩石产出的构造环境

§5.1概述

§5.2硅质岩研究现状及意义

§5.3碧口地体硅质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5.4碧口地体硅质岩地球化学研究

5.4.1硅质岩地球化学组成

5.4.2硅质岩成因研究

5.4.3硅质岩的沉积环境及碧口洋盆的构造古地理再造

§5.5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对成矿古流体系统的某些限定

§5.6火山喷流矿床成因的厘定

第六章碧口地体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及区域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6.1概述

§6.2同位素样品采集、处理、分析

6.2.1 Rb-Sr法实验流程

6.2.2 Pb同位素制样流程

6.2.3 Re-Os同位素制样流程

§6.3 Rb-Sr同位素组成及年代学研究

6.3.1同位素组成

6.3.2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6.4 Pb同位素组成及年代学研究

6.4.1 Pb同位素组成

6.4.2 Pb同位素年代学意义

§6.5 Re-Os同位素组成及年代学研究

6.5.1 Re-Os同位素组成

6.5.2 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6.6矿床形成时限和区域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6.6.1区域成矿时限

6.6.2区域同位素地质特征

第七章碧口地体构造及成矿演化

§7.1碧口地体的构造属性认识

§7.2碧口地体与古秦岭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7.3碧口地体的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的演变

7.3.1盆地裂陷增生与成矿

7.3.2盆岭转换及地体拼贴与成矿

7.3.3古秦岭洋的被动大陆边缘与成矿

7.3.4勉略新生洋盆的主动陆缘与成矿

7.3.5陆内造山作用与成矿

7.3.6成矿系统演化特征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展开▼

摘要

碧口地体位于陕、甘、川三省邻接区,为一前寒武纪变质地体,目前已在此发现多处矿床(点).由于一些重大基础问题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严重阻碍了与矿床有关地质研究的深化.该文在研究主要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基础上力图通过本区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结合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构造古地理的厘定,从时空两个方面探讨碧口地体块状硫化物矿床和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成矿规律.在该次研究中采用新的思路,首次以内外环境相结合的角度,重新厘定了碧口地体的构造环境、沉积构造古地理;首次系统地研究了该区矿床的成矿年代;总结了区域成矿系统及其演化规律,指出了主成矿期和有利成矿地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