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学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通信协议的实现
【6h】

医学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通信协议的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说明及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1 PACS应用的总体框架

2 DICOM的运行机制

3通信模型库的实现

3.1 TCP Socket层的实现

3.2 DICOM上层协议层的实现

3.3 DICOM消息交换层的实现

3.4 SCU/SCP层的实现

4通信模型的应用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医学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PACS)的研究与实现是国内医学影像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的在于建成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储、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PACS对医学数字图像进行归档及传输,实现医院范围的图像共享,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同时为远程医疗提供了物理基础。构建PACS的核心是决定选用何种图像传输协议支持PACS应用。数字成像及通信协议(DICOM)是医学数字图像及传输领域的较为通用的国际非强制性标准,几乎所有的新的医疗设备都支持DICOM协议,故此DICOM协议的实现是PACS成功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设计与实现PACS底层图像传输服务,从PACS的总体框架入手,对PACS系统的构造、功能、工作流进行了研究,阐述了DICOM通信协议的运行机制。针对DICOM通信中各种实体的定义、文件的编码、解码以及各种通信服务类进行了详细分析,详细研究了各种通信服务的一致性要求,按照网络通信模型的层次结构,依次实现DICOM上层协议层、DICOM消息交换层以及SCU/SCP层(SeviceClassUser/SeviceClassProvider)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PACS系统中影像存储、查询、提取服务机制,为每一种服务建立了通信模型,定义了其管理方式。在以上模型和协议实现的基础上,论文实现了一个基本的DICOM网络通信库。通过这个基本的DICOM通信库,可以继续完成胶片打印、介质存储等一系列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基于该DICOM通信库开发了一系列PACS应用模块,包括图像归档服务器、存储客户端、查询/提取服务器、查询/提取客户端,DICOM文件浏览、格式转换工具等。这些应用模块有效证明了DICOM通信库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为在此基础上开发深入的PACS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