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南地区绿色乡村住居建构研究——以大连庄河乡村住居建构为例
【6h】

辽南地区绿色乡村住居建构研究——以大连庄河乡村住居建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相关概念在本文中的阐述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第2章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2.1国内外相关理论

2.1.1建构学理论背景

2.1.2住居学理论背景

2.1.3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

2.1.4绿色建筑理论背景

2.2国内外相关案例解析

2.2.1弗兰克.劳埃德.莱特的建构思想与作品分析

2.2.2伍重的建构思想与作品分析

2.2.3哈桑.法赛的建构思想与作品分析

2.2.4谢英俊的建构思想与作品分析

第3章辽南庄河乡村住居现状调查与分析

3.1辽南地区概况

3.2辽南庄河乡村住居背景

3.2.1自然环境概况

3.2.2社会环境概况

3.3辽南庄河乡村住居形态与特点分析

3.3.1概述

3.3.2实地调查实测及分析

3.3.3辽南庄河乡村住居原型研究与分析

3.4辽南庄河乡村住居存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第4章辽南庄河乡村住居营造方法推衍

4.1“建构”作为一种营造观念的选择

4.2辽南庄河乡村住居营造方法探讨

4.2.1乡土建材的生态建构方法

4.2.2围护结构的生态建构方法

4.2.3建筑单体的生态建构方法

4.2.4能源和资源利用

4.2.5绿色乡村聚落生态建构方法

4.3本章小结

第5章辽南庄河绿色乡村住居模型建构试验

5.1方案介绍

5.1.1宏观环境特征

5.1.2基地选址及功能要求

5.2绿色乡村住居模型建构

5.2.1设计理念

5.2.2规划布局设计

5.2.3建筑平面设计

5.2.4建筑物理环境设计

5.2.5建筑节能设计

5.2.6建筑形体设计

5.2.7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5.2.8建筑环境改善设计

5.3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A辽南庄河地区乡村住居状况及居住及意见调查表——村居民居住状况及意愿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住宅建设量大面广,目前农村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正在一定程度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建设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已迫在眉睫。但是,现在的乡村住宅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如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舒适度低、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大等等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与环境共融的住居才是未来乡村住宅的发展方向。然而我国在绿色建筑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缺点,实践太少,且在观念上也有一定的误区,许多建筑师认为建筑节能只是在材料和构造上采取一定的措施而已。 本文选择建构作为乡村住居营造的一种观念,笔者认为,建筑师应关心建造、关注建筑本质,充分发挥乡村住居的价值,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整合和平衡现代与传统,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建筑师应主动将主观智慧与客观物质世界取得互动,营造出融洽的人居环境。生态建构是建筑节能成败的关键。 全文共分六章,其中第四章与第五章是本文重点部分。 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的具体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明确研究过程与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在廓清建构学、住居学、批判的地域主义、绿色建筑的理论背景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一些建筑师的相关建筑理论和实践活动。 第三章是对辽南庄河地区传统乡村住居基本情况的调研与分析,首先分析庄河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进而对该地区的乡村住居现状及其形式类型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对该地区乡村住居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第四章对辽南地区乡村住居营造方法进行了探讨与推衍. 第五章针对庄河地区某一地块的具体情况,运用建构的观念以及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模型建构,以验证该观念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进一步对乡村住居生态建构方法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未来乡村住居的发展情况加以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