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
【6h】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导言

2.相关概念及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与问题

3.流动人口义务教育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思考

4.解决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教育兴则科技兴,科技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国力强,新的一届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处理经济与社会问题。义务教育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实施的教育,目的在于在一国范围内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向所有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较为均等的机会,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和公正的发展机会的最重要社会政策之一,保证基础义务教育的平等供给和无条件保障是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责和国策,义务教育较之非义务教育具有体现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自主支配其劳动力的权利,农村人口跨区域流动人数增加,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被边缘化和缺失,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制度安排,这已经成为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论述了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以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指出,我国自实行义务教育以来,城市的普及义务教育问题原本并不突出,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流动人口流向城市,且具有流动形态家庭化,流动意向移民化特征。那么,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也就凸现,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个义务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制度性问题。确保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农村流动人口大军中,随父母一起流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少年约有200万人,这200万人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然而,这部分儿童的义务教育被排斥在城市义务教育体制之外,他们享受不到公平的义务教育权利,他们需要缴纳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对收入微薄的农村流动人口来说,教育收费是背在他们身上的沉重负担,客观上造成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失学。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制度背景。众所周知,我国的义务教育是非免费的义务教育,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多元办学体制原则下,国家明显未穷尽投入责任。各级政府义务教育责任也不明确,解读现行的以户籍为基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分级管理体制不难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是其户籍所在地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流入地政府为避免由农村流动人口流动而带来的巨大教育财政压力,纷纷采取限制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到公办学校入学的政策。加之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经费分担比例又不尽合理,国家把更多的经费投向了高等教育,我国明显的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也是产生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原因。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过程中而引发的新问题,这是每个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现行的城乡分割的教育财政和教育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在的城市化发展和农村流动人口所产生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调整,处理这个问题,制度上需要与时俱进。要求修改《义务教育法》,以适应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部分,认真借鉴和吸取国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处理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教育公平以促进社会公平、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作用和实践意义。能否处理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对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考验。虽然中央政府近年来也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家规定以流入地为主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等措施,但出台的关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本文将从制度创新的视角,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围绕如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展开了研究。文章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制度背景。指出,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凸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非免费化特征和义务教育财政地方化所带来的负面制度效果,具体体现在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没有一个解决的正式制度安排。其次,通过分析国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相关制度,结合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经验借鉴和启示。最后,着重研究了解决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相关对策和措施,指出,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改革按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职能部门。建立和健全农村贫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救助体系,与此同时,明确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拓宽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筹资渠道,扶持和规范非正规学校办学,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实行义务教育券制度。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缩小地区差别,实行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投资战略,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等对策与措施。真正实现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