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因素分析及模式设想——基于前瞻性视角
【6h】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因素分析及模式设想——基于前瞻性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主要内容和思路

1.3研究方法

1.4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4.1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综述

1.4.2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2.中俄经贸关系现状

2.1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2.2当前中俄经贸现状和主要问题

2.2.1中俄经贸现状

2.2.2中俄经贸现存的主要问题

2.3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关系带来的影响

2.3.1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贸易带来机遇

2.3.2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贸易带来挑战

3.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因素分析

3.1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

3.1.1地缘政治

3.1.2资源互补

3.1.3技术合作

3.1.4产业开发

3.2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3.2.1历史问题

3.2.2假冒伪劣

3.2.3法规冲突

3.2.4通关繁琐

3.2.5关税壁垒

3.2.6其它宏观方面的制约因素

4.世界上现有的主要自由贸易区缔结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4.1自由贸易区

4.2世界上主要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经验借鉴

4.2.1美国与其它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4.2.2日本和新加坡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4.2.3新西兰和新加坡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5.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与模式安排

5.1中俄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依据

5.2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5.2.1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是双方规避全球化风险的必然选择

5.2.2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是双方经济、政治联系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5.3中俄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必要性实证分析

5.3.1中俄双边贸易互惠性实证分析

5.3.2中俄双边贸易实证分析结论和前景预测

5.4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战略设想

5.4.1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前期应准备的工作

5.4.2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步骤与模式安排

6.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国家纷纷选择建立相对多边贸易谈判而言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双边自由贸易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化的优势,规避全球化带来的风险,提高各自的竞争优势。中国也顺应历史的潮流加入了WTO并在参加自由贸易协定方面迈出新的步伐。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启动,以及我国与一些国家商签双边FTA的节奏加快,我国步入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因素及其模式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哪些积极因素和阻碍因素,借助国际成功经验该如何构建?其战略安排及模式如何?为回答此问题,论文在充分的现实的分析、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对研究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和思路、研究方法、国内外文献综述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中俄经贸关系现状,介绍了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描述了中俄经贸经过了多年来的沉浮起落之后,近几年来保持着较好的上升态势。从当前的中俄双边贸易、双向投资、劳务和工程承包、技术贸易和边境贸易等方面数据看,中俄两国战略协作的伙伴关系在不断加强,中俄贸易关系正驶入快车道。但同时这些数据也显示两国的经贸合作与两国的产业、资源互补性及战略协作关系很不相称,与两国的贸易地位不相匹配。由此,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不少的障碍性因素,包括:(1)两国没有在外贸多元化格局中把发展中俄贸易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2)中俄双方现有的供给结构,使中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受到一定挑战;(3)中俄双方的贸易制度不规范,仍未达到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标准;(4)双边贸易中存在某些偏见和误解,严重影响中俄贸易的健康发展。第三部分分析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因素。首先从地缘政治、资源互补、技术合作、产业开发等方面介绍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接着阐述了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包括历史问题、假冒伪劣、法规冲突、通关繁琐、关税壁垒等方面。第四部分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回顾世界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对已有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一些具有共同规律性的成功经验,作为中国与俄罗斯进行双边FTA谈判及最终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借鉴。第五部分在进行中俄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理论阐述、现实基础分析和必要性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安排和战略设想:首先建立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区,后升级到国家级初级自由贸易区,再由国家级的初级自由贸易区向国家级的高级自由贸易区转化,最后在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紧接着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中俄两国应重视双方的合作,要加强双方的科技合作,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有利于经贸合作的基础设施及基础制度建设等。 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有必要“摸着石头过河”、“由点到面”展开,由初级向高级转化、分阶段逐步进行。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正如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之处,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中俄两国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实现贸易和投资一体化。与此同时,双边要设立专门机构来处理贸易纠纷和争端,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促进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