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页岩储层三重孔隙模型及吸附介质有效应力准则研究
【6h】

页岩储层三重孔隙模型及吸附介质有效应力准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变量注释表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Research Overview)

1.3存在问题及不足(Disadvantagesand Inadequacies)

1.4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Research Outline and Technical Approach)

2页岩储层三重孔隙模型

2.1模型的提出及基本假设(Proposal ofthe Model and Assumptions)

2.2页岩变形控制方程(Governing EquationforShaleDeformation)

2.3三重孔隙度模型及渗透率模型(Dynamic TriplePorosity Model and Dynamic Permeability Model)

2.4气体运移方程(Governing EquationsforGasTransport)

2.5 本章小结(Summary)

3三重孔隙模型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3.1 数值计算模型(Simulation Model)

3.2模型验证(Model Validation)

3.3压力演化(Pressure Evolution)

3.4渗透率演化及分布(Permeability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3.5影响产气因素的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 of Effects on Gas Production)

3.6 本章小结(Summary)

4多孔吸附介质(煤/页岩)的有效应力准则

4.1 引言(Introduction)

4.2有效应力准则的建立(Derivationof Effective Stress Law)

4.3块煤的无约束实验(Experiment onCoalBlock under Unconstrained Condition)

4.4单轴应变实验及有效应力准则验证(ExperimentalValidation for theEffectiveStressLawunderUniaxial StrainCondition)

4.5吸附膨胀模量Zp、有效应力系数αs的表征(Characterization of Swelling Modulus and Effective Stress Coefficients)

4.6 本章小结(Summary)

5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碳排放的增加,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成为世界能源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对于储层变形与气体运移机制的研究尚不成熟,这极大地限制了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发展。本文基于多孔弹性力学和渗流力学等理论,建立了页岩三重孔隙结构下包含页岩变形、干酪根基质分子解吸与扩散、无机质系统粘性流、以及裂隙系统粘性流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此外,建立了多孔吸附介质的有效应力准则。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提出多孔含裂隙页岩储层的三重孔隙力学模型。根据气体在页岩中的运移及吸附储存特征,建立了页岩储层的三重孔隙度数学模型以及各自系统的扩散和渗透率数学模型,并建立了三重孔隙结构下有效应力及吸附膨胀引起的变形控制方程、干酪根基质系统的气体扩散控制方程、无机质系统以及裂隙系统的流动控制方程。控制方程中包含了页岩变形、气体渗流、气体吸附等多物理场耦合作用。
  (2)揭示了由于三重介质导流能力的差异而引起的压力场演化不同步现象:裂隙快于无机质,并快于干酪根。研究结果表明产气过程中气体的交换类型属于干酪根-无机质-裂隙的“串联”流动模式:气体由浓度高(压力较大)的有机孔向无机质系统扩散,再由无机质系统向裂隙系统(压力较小)流动;但当干酪根基质的扩散系数相对较大时,其压力演化几乎与无机质同步,且均慢于裂隙系统的压力演化,此时气体的交换类型服从“并联”模式:裂隙系统中的气体同时来源于干酪根和无机质系统。
  (3)通过与现场水平井产气率的匹配,验证了该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裂隙渗透率对初始产气率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干酪根基质的 TOC含量和扩散系数是保证页岩气持续高效开采的重要参数。
  (4)通过引入吸附膨胀模量的概念,建立了考虑吸附膨胀效应下多孔吸附介质的有效应力准则,将多孔吸附介质的非线性变形问题简化成无孔非吸附介质的线弹性变形问题,并通过煤体的无约束实验和单轴应变实验证明了有效应力系数的统一性。
  (5)吸附膨胀模量是衡量多孔吸附介质吸附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吸附膨胀模量越小,相同孔压情况下的吸附膨胀越明显。实验证明低孔压条件下(<7 MPa),煤体对甲烷或二氧化碳的吸附膨胀模量比固体颗粒体积模量小一个数量级,这侧面反映了低孔压储层产气过程中的吸附效应对变形或渗透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