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冬季西太平洋副高气候特征及其与区域气候异常的关系
【6h】

冬季西太平洋副高气候特征及其与区域气候异常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国内外研究进展

1.2本文研究的目的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资料

第三章 冬季西太平洋副高环流指数的定义及计算

3.1面积、强度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案

3.2中心位置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案

3.3中心分布特征参数的定义

3.4计算举例和计算结果

3.5小结

第四章 冬季西太平洋副高的气候态

4.1环流指数的气候态

4.2小结

第五章 冬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态

5.1环流指数的气候变率

5.2强度指数的异常态分析

5.3中心位置指数的异常态分析

5.4λc与φc的相关关系

5.5小结

第六章 冬季西太平洋副高与SST的关系分析

6.1 P与SST的关系分析

6.2 φc与SST的关系分析

6.3 P与ONI指数的关系

6.4小结

第七章 冬季西太平洋副高与区域气候异常的关系

7.1环流指数与中国同期气温、降水的关系

7.2环流指数与北半球同期气温、降水的关系

7.3小结

第八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附图

展开▼

摘要

本文用NCEP/NCAR500hPa季、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定义了冬季(12~2月)和12、1、2月逐月西太平洋副高的面积(S)、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φc)这三种环流指数,求得了它们的1948/49-2007/08年60年序列。用它们初步分析了冬季西太平洋副高的气候及异常特征,及其与我国同期气候异常(气温T、降水R)及北半球区域气候异常(气温T、降水R)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西太平洋副高的面积、强度在12月最大最强,1月、2月的面积和强度相当,月际差异很小;12月西太副高副高偏东偏北,此后,逐月向西南移动。2)冬季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在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1970′s末之前副高较弱,70′s末至本世纪初副高较强。中心位置纬向异常以两阶段为主,50′s初~60′s中期中心偏东,60′s中期~70′s末中心偏西;而经向异常以偏北为主,发生在80′s初~90′s中期。3)同期相关表明,冬季、12月、1月、2月SST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之间存在几个相关关系较好的关键区,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的海区主要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南海-东亚沿岸海域,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的海区主要是北太平洋。4)强度指数P与我国同期气温为显著正相关关系,正相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位置指数λc与我国同期气温为负相关关系,其显著区域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位置指数λc与我国同期降水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显著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及华北南部地区。5)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西太平洋副高强度P与北半球气温T成正相关关系,越靠近赤道地区,相关系数值越大。北太平洋区域有一个明显的负相关区,其中心值在-0.4以下。墨西哥湾附近有一个小范围的负相关区,12月~1月,该区域逐渐向东延伸;P~R有三个主要的正相关分布带,它们分别位于低纬的印度洋海域、北美北部地区以及东太平洋-大西洋西面的低纬地区;P~R的负相关区主要位于北太平洋和北非地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