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种子休眠期cDNA文库构建与筛选及基因表达谱分析
【6h】

水稻种子休眠期cDNA文库构建与筛选及基因表达谱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种子休眠在植物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对植物躲避不良环境条件,维持生存繁衍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追求快速整齐出苗以获高产为目标的人工驯化过程导致了许多作物种子休眠减弱。种子休眠减弱甚丧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如水稻、小麦、玉米在种子发育后期遇到阴雨天气,很容易发生穗发芽,严重降低稻米品质和种子质量。对于水稻,由于杂交稻制、繁种过程中“920”(赤霉素)施用量的增加,穗发芽危害日益加重,一般估计,正常年份穗发芽率为5%左右,特殊年份可达20-3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休眠过强,又会导致种子不能整齐萌发,出苗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水稻种子休眠分子机理,有助于培育适度休眠的品种,对水稻等作物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利用强休眠品种N22进行了如下研究:
   1.构建强休眠水稻品种N22发育25天到35天种子cDNA文库,得到的文库重组率为89%,平均插入长度1000bp左右,符合文库构建要求,测序分析了种子休眠后期基因表达的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水稻种子休眠与脱落酸(ABA)紧密相关,利用ABA信号传导中关键作用元件ABRE作诱饵,通过酵母单杂交筛选N22休眠cDNA文库,得到了与ABRE元件结合的阳性克隆。
   3.通过60Co辐照N22,从M1代开始,调查抽穗期,于抽穗后35天分单株收获,调查发芽率,筛选发芽率高的单株。至M5代,获得发芽率稳定在40%左右的突变体Q4646。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Q4646与N22进行了基因表达比较分析,寻找两者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检测到544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氨基酸代谢、碳代谢、逆境应答、激素相关等多种途径。其中,热击蛋白(HSPs)、bZIP类转录因子、细胞分裂素(Cytokinin)、赤霉素(GA)、生长素(Auxin)、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基因(XTH)、扩展蛋白基因(EXP)、α-淀粉酶基因综合调控种子休眠。进一步,结合种子休眠QTL研究结果,将差异表达的基因与休眠QTL区间进行对应分析,获得了与休眠区间相对应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后续克隆工作提供了基因表达信息。
   4.克隆拟南芥休眠相关基因AtHUB1和AtHUB2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OsBRE1和OsBRE2。构建了RNA干扰(RNAi)载体,转化水稻进行初步功能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