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葡萄主产区的调查
【6h】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葡萄主产区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1.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食品安全

1.2.2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

1.2.3 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1.3 研究目标、假说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假说

1.3.3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

1.5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农户行为理论

2.1.2 食品安全相关理论

2.1.3 交易费用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动态

2.2.2 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动态

2.2.3 食品安全的农户行为研究动态

2.2.4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行为的研究动态

2.2.5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与食品安全的研究动态

2.3 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3.研究逻辑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的逻辑思路

3.2 农户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前后的生产均衡

3.3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与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3.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机制

3.4.1 组织存在和控制农产品质量的动力来源

3.4.2 控制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

3.5 研究方法

4.江苏省葡萄产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植户生产行为现状

4.1 江苏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4.2 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4.2.1 葡萄种植规模

4.2.2 葡萄种植区域特征

4.2.3 栽培品种与栽培技术

4.3 葡萄种植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情况

4.4 江苏省葡萄种植户生产行为情况

4.4.1 种植户种苗、农药、化肥获取途径

4.4.2 葡萄种植户种植方式的选择

4.4.3 葡萄种植户农药化肥使用情况

4.5 本章小结

5.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实证分析

5.1 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

5.2 数据、变量与模型设定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取

5.2.3 模型构建

5.3 实证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葡萄种植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相关分析

5.3.3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与否与葡萄种植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5.3.4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与葡萄种植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5.4 本章小结

6.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特征与葡萄种植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6.1 研究思路

6.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6.2.1 激励机制

6.2.2 约束机制

6.3 变量选择与研究方法

6.3.1 数据来源

6.3.2 变量选取

6.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4 模型构建

6.4 实证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7.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分析

7.1 葡萄合作社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分析

7.1.1 XX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7.1.2 XX葡萄专业合作社食品安全控制机制

7.1.3 XX葡萄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协作

7.2 葡萄企业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分析

7.2.1 XX葡萄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7.2.2 葡萄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构架

7.2.3 XX葡萄企业安全生产运行机制

7.3 葡萄合作社与葡萄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的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建议

8.1 全文总结

8.2 政策性含义

8.2.1 促进葡萄产业提升,加强科技研究

8.2.2 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种植,加强质量安全培训

8.2.3 强化质量安全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

8.2.4 密切农户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联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葡萄种植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葡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食品安全一直是百姓关心、社会关注、政府重视的热点话题。2009年6月1食品安全一直是百姓关心、社会关注、政府重视的热点话题。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意味着我国正式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法律高度。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农户是否实施安全的生产行为势必影响农产品的安全状况。小规模且分散的食品生产经营方式难以保障食品安全,单靠政府的力量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应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有效监管,是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交易重复率增加的前提下,甄别农户交易的风险类型并提供与之匹配的生产经营模式,能够达到影响和激励农户进行安全生产的目的。农产品流通中存在多个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农户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输送产品或服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向农户提供并反馈各种信息。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农户现有的生产环境、资源禀赋将会产生改观,农户在生产技术、生产行为上的改革便成了一种可能。
   在本研究中,我们从农户的视角,以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为逻辑起点,将生产经营组织导入、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生产经营组织活动主体的内部特征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文章主要按照以下逻辑展开:首先从生产经营组织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审视农户的生产行为,分析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包括农户是否加入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户所加入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进一步选取“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以激励与约束机制为重点,研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内部特征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利用案例分析,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研究内容一:葡萄产业的宏观现状、葡萄生产经营组织、农户生产行为情况。该部分为后面章节的实证分析奠定研究背景。通过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的研究发现,葡萄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比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出现了一批葡萄种植大户和企业,但是多数农户种植规模较小,各项管理行为缺乏规范。由于葡萄生产病虫害比较严重,农药残留超标控制压力较大,食品安全状况仍不理想。农户的田间操作未能按照技术规范,优质标准化生产尚未普及。农户仍主要采用市场交易的方式,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比例不高且时间不长。
   研究内容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以新古典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探讨农业生产经营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影响路径并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给农户带来生产环境和资源禀赋的改变,促使农户发生生产技术和生产行为的改革;第二,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对农户的约束方式也将产生差异,会对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第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一种,自身具有控制食品安全的动力来源,内在机制包括激励与约束两方面。
   研究内容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关联性分析、OLS和FGLS模型分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农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因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及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的不同产生差异,其中农户施用农药的间隔期与农户所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的关联性更强;第二,在其它影响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中,农户家庭劳动人口的最高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村干部以及所处地区不同均影响农户的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第三,合作社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比专业技术协会模式更能提高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性;第四,在不考虑内生性的模型中,农户是否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其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被高估,所参加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对其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被低估。
   研究内容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内部特征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前面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内部特征与葡萄种植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衣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质量安全控制机制分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葡萄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约束机制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性作用比激励机制的作用大。
   研究内容五: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
   选取合作社和企业这两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运用案例分析其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葡萄企业基于管理集中的生产组织模式、技术精专的运作方式、同质的种植模式、信息充分沟通的产品市场分布,具备提供优质高端葡萄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