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三维集成微型高抑制带通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6h】

基于三维集成微型高抑制带通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LTCC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1.2.1 LTCC技术

1.2.2 LTCC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考虑

2.1 引言

2.2 滤波器的基本理论

2.3 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2.3.1 低通原型滤波器

2.3.2 低通到带通滤波器的转换

2.3.3 阻抗和导纳逆变器

2.3.4 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之间的等效

2.4 滤波器传输零点的实现

2.5 本章小结

3 半集总微型高抑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3.1 引言

3.2 谐振单元结构设计

3.2.1 串联谐振单元设计

3.2.2 并联谐振单元设计

3.3 170MHz四级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3.3.1 设计分析

3.3.2 三维建模与仿真

3.3.3 加工测试

3.4 490MHz高抑制级联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3.4.1 设计分析

3.4.2 滤波器级联的实现

3.4.3 加工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分布式微型高抑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4.1 引言

4.2 带状线谐振器理论

4.2.1 耦合线分析

4.2.2 带状线谐振器

4.3 3.325GHz高抑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4.3.1 设计分析

4.3.2 三维建模与仿真

4.3.3 加工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荣誉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行业和国防尖端系统的飞速发展,对射频器件尤其是滤波器的要求日渐严苛,滤波器的高抑制和小型化是目前设计中存在的两大挑战。基于LTCC技术的三维集成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器件尺寸,且在电路设计上有更大的灵活性,使其成为当前业内研究的一大热点。
  本文以高抑制带通滤波器作为核心研究内容,对基于LTCC技术的带通滤波器的设计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借助电磁仿真软件ADS和HFSS对滤波器的设计作了深入的分析与创新,最后结合实际的工程需求,给出了三款应用于国防通信系统的高性能带通滤波器的实现方法,测试曲线与仿真曲线吻合度较高,验证了设计理论的准确性。
  本文的主要设计工作如下:
  半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的基本谐振单元为传统的电感、电容结构,而级间采用了空间耦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器件工作在低频段时体积较大的难题。本文在对单个谐振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滤波器的设计理论,给出了半集总带通滤波器的电路拓扑和三维结构,成功研制了一款170MHz带通滤波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两种级联带通滤波器的三维模型并分析了其优缺点,级联后带通滤波器的阻带抑制度大大提高。
  分布参数带通滤波器以传统的三层带状线作为谐振单元,从介绍带状线谐振器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其数学模型和结构特点,借助ADS和HFSS设计了一款六级带通滤波器,并利用传输零点产生原理成功地在高低阻带各引入两个零点。该滤波器结构简单、性能优异,在阻带抑制和小型化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本文设计的三款基于三维集成的带通滤波器性能优异,集成度好,成品率高,完全满足应用需求,目前均已批量生产并应用。

著录项

  • 作者

    李雁;

  •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永胜,曾振平;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N713.5;
  •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高抑制性能; 低温共烧陶瓷; LTCC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