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原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污染等级评价
【6h】

太原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污染等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区

第四章重金属污染等级评价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与专业相关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太原盆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资料的总结和分析基础上对太原盆地表层土壤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利用理想点法、标准化方法等多种方法对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进行了等级评价。 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含量特征以及土壤母质、成壤条件、构造背景等进行分析,划分了十一个地球化学区,包括:阳曲区、太原西区、太原市区、太原东区、清徐区、盆地区、太谷—平遥区、交城区、吕梁区、汾阳—孝义区、介休区。 随后本文以汞、镉、铅、砷、铬、镍、铜、锌等八种重金属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深层样品元素含量值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它们的背景值以及重金属污染等级评价标准,确定的背景值分别为:Hg 0.025mg/kg,Cd0.104mg/l(g,As 10.32 mg/Kg,Cu 2l.35 mg/kg,Pb 19.8 mg/kg,Cr 65.24mg/kg,Zn 60.86 mg/kg,Ni 28.15 mg/kg;修正了前人在该区研究时评价标准制定中的不足之处,并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为从一级到五级共五个等级。 首次在研究区应用理想点法进行浅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评价及分析,并针对上述八种重金属元素,对多种评价方法在太原盆地浅层土壤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和评价。 此外,运用标准化方法及引入富集系数K<,sEF>,对表生环境中人为污染程度作出污染等级评价及分析。 研究表明,研究区污染最为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为Hg和Cd,其次为Zn、Pb、Cu、Cr等;受到综合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为太原市区、汾阳-孝义区及其附近。理想点法及标准化评价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表明了这些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评价应用方面的可行性及一定的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