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积极情感与和谐社会——论科学、道德、审美情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6h】

积极情感与和谐社会——论科学、道德、审美情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一“积极情感”与“和谐社会”概念的界定

1积极情感

1.1情感

1.2积极情感

2和谐社会

2.1已有的界定

2.2本人的界定

二科学、道德、审美情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1科学情感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1.1科学情感的界定

1.2科学情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2道德情感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2.1道德情感的界定

2.2道德情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3审美情感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3.1审美情感的界定

3.2审美情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三培养科学、道德、审美情感的途径,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1培养科学情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1.1培养科学情感的可能性

1.2培养科学情感的途径

1.3培养科学情感的目的

2培养道德情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2.1培养道德情感的可能性

2.2培养道德情感的途径

2.3培养道德情感的目的

3培养审美情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1培养审美情感的可能性

3.2培养审美情感的途径

3.3培养审美情感的目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对积极情感、和谐社会进行了界定。和谐社会是一个高级的情感多于低级情感的社会,积极的情感多于消极情感的社会。人们对这个社会感到满意,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感到幸福、快乐。人们的科学情感、道德情感、特别是审美情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积极情感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对自我、他人,对社会以及自然所产生的肯定的、正面的情感,是一切有利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自然发展的情感,也是一种奋发向上、对世界充满爱的情感。把积极情感分为三大类型:科学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科学情感是人们在求真的过程中,对真理的主观态度的反映,对真理内在的体验,对真理的热爱之情;道德情感是人们在求善的过程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伴随其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而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爱憎等心理活动,是人们在道德方面对社会存在的一种主观态度:审美的情感指的是人们在求美的过程中,对审美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以及对自己进行内省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态度。然后依次论述了科学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最后还探索了科学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培养的途径以及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