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研究
【6h】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绪论

0.1问题的缘起

0.1.1研究的理论价值

0.1.2研究的现实意义

0.2研究现状

0.2.1国内相关文献分析

0.2.2国外相关文献分析

0.3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0.3.1相关概念分析

0.3.2相关理论分析

0.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0.4.1研究思路

0.4.2研究方法

0.5本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观点

0.5.2主要观点

0.6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0.6.1研究重点

0.6.2研究难点

0.6.3创新之处

1 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思想资源

1.1中国传统廉政制度思想与西方廉政法制思想

1.1.1中国传统廉政制度思想

1.1.2西方国家反腐廉政法制思想

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2.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2.2列宁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1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2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3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4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2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早期探索

2.1.1苏维埃政权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27—1937)

2.1.2抗日民主政权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37—1945)

2.1.3解放区政权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45—1949)

2.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2.2.1过渡时期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49—1956)

2.2.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56—1966)

2.2.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面失误(1966—1976)

2.3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效、特点和经验教训

2.3.1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效

2.3.2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特点

2.3.3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推进及成就

3.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

3.1.1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初步建立(1978—1992)

3.1.2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初步完善(1992—2002)

3.1.3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纵深发展(2002—今)

3.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就、特点及教训

3.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就

3.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特点

3.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教训

4 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4.1.1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的新变化

4.1.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反腐廉改建设的新要求

4.1.3当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新特点

4.2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廉政法制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4.2.2廉政法制建设制度体系不完善

4.2.3廉政法制建设政策执行不到位

4.2.4在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立法滞后

5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考

5.1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1.1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5.1.2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5.2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5.2.1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方针

5.2.2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原则

5.3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对策

5.3.1进一步完善反腐廉政法律法规体系

5.3.2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防治腐败

5.3.3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

5.3.4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在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贪腐猖獗、官商勾结和权力滥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贪腐“大案要案”时有发生,腐败的危害性空前加剧,民众反腐声浪日渐高涨。本文的研究目标直接指向探讨中共执政六十多年来初步建立反腐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历程、特点、经验和趋势,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建构反腐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如何实现党内立规和国家反腐立法的有效衔接与整合。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本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倡廉为指导思想,从党史党建、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执政党反腐倡廉法制建设进行全景式、系统性研究。这一研究主题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1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思想资源。分别从中国传统廉政制度思想与西方廉政法制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研析。 第2章梳理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执政党认为腐败的根源主要在于封建思想余毒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反腐败的主要手段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群众运动,强调对民众十分关注的大案要案的审判和惩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第3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推进、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吸取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审时度势,实现了反腐廉政建设思路的现代转型,即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循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根治腐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反腐廉政建设开始了从以运动为主的反腐到制度性的长效性反腐、从重事后惩治到惩防并举、从定点清除到整体性反腐的转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一历史时期仍存在着反腐廉政国家立法工作滞后于反腐廉政建设的形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问题仍然存在;国家法律与执政党党章、党规的相互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司法制度与执政党纪检制度的相互配合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4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国反腐廉政法制建设也呈现出新特点:反腐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日渐严密、注重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惩治和预防腐败、网络反腐的兴起及其制度化、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等等。新形势下反腐廉政建设存在着:廉政法制建设无法同市场经济改革同步、廉政法律体系不周全、反腐廉政立法层级低、监督机制不健全、预防机制失灵、惩处力度不够、选择性反腐、在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立法滞后等问题。 第5章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考。新形势下,要树立法治是治国理政、约权治吏基本方式的基本理念,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第一,进一步完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制定《反腐败法》、《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和《行政程序法》等国家反腐立法;修改完善《预算法》,建立财政预算透明机制;制定整合性的《监督法》并切实发挥其法律效力。第二,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防治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构独立的专业化的廉政反贪机构,扩大公众参与和社会舆论监督。第三,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严格执法,有腐必反;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分工与合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公正司法。第四,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全面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廉政道路,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立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之上,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教育、制度、监督并举,预防和惩治腐败相结合,实现运动式反腐向法治型反腐、党内反腐向制度反腐的现代转型,从而构建反腐廉政的长效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