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框架理论视角下两岸事故灾难报道的比较研究——以“天津爆炸事件”和“台湾粉尘爆炸事件”为例
【6h】

框架理论视角下两岸事故灾难报道的比较研究——以“天津爆炸事件”和“台湾粉尘爆炸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动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框架理论

第二节 海峡两岸媒体报道对比研究

第三节 事故灾难报道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类目建构

第三节 信度检验

第三章 研究发现

第一节 新闻议题生命周期分布情形

第二节 主题框架分布情形

第三节 报道方式分布情形

第四节 倾向框架分布情形

第五节 消息来源分布情形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两岸媒体在事故灾难报道中呈现的共同特征

第二节 两岸媒体在事故灾难报道中呈现的差异

第三节 两岸媒体在事故灾难报道中呈现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大爆炸,造成160人遇难,数万无辜群众痛失家园。2015年6月27日,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发生粉尘爆炸意外,致516人受伤,重伤达194人。两起重大灾难因其事发突然、人为成因、伤亡惨重等原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两岸媒体在事故中传递信息、稳定舆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两岸媒体如何通过各自新闻框架,在报道中建构灾难事件,是为探讨之研究问题。
  灾难新闻是框架的重要实践。因此,本研究从框架理论视角出发,以大陆媒体对天津爆炸事件和台湾媒体对当地粉尘爆炸事件的报道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探讨两岸媒体在不同的传播情境下,两者在同一类型事故灾难事件中,所呈现框架组合的特点及异同之处。本文发现,在重大事故灾难的报道中,两岸媒体呈现出了在主题框架的选择上以事实框架为主,在倾向框架的选择上以中性框架为主等共同特征。两岸媒体在报道灾难时体现重视事故事实信息的共性。同时,两岸媒体也呈现出因社会情境和媒介传统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在报道方式等方面存在各自特点。此外,研究发现,两岸媒体在事故灾难议题建构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对事故的长效关注、深层反思,以及事故当事者和相关专家的声音缺位的普遍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