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元金属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结构与性能
【6h】

二元金属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结构与性能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引言

1.2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1.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研究历史和现状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特性模拟研究方法

2.1严格耦合波分析方法

2.2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2.3本章小结

3反射光栅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设计

3.1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原理

3.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主要参数

3.3波长调制传感器设计优化

3.4角度调制传感器设计优化和金属氧化研究

3.5 本章小结

4复合金属光栅模式分离与传感特性研究

4.1引言

4.2复合结构光栅的光学特性分析

4.3光栅结构参数变化对共振峰的影响

4.4基于复合光栅结构的传感特性分析

4.5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主要研究工作

5.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元金属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性能,实现近红外波段SPR模式的分裂,本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了二元光栅的SPR传感特性和其他光学特性。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对Au光栅SPR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研究结构参数对光栅反射特性曲线的影响,我们发现当金属衬底厚度d?100 nm时,“衬底峰”被彻底消除,而光栅宽度和光栅深度的改变不仅对共振波长位置起修正作用,而且可以大幅度调制SPR曲线的最小反射率(MRR)和半高峰宽(FWHM)。优化后的光栅结构参数为:周期p=1530 nm,宽度w=1200 nm,深度h=25 nm,厚度d=100 nm,对应的传感器折射率灵敏度为1540 nm/RIU,品质因数高达1442.2。
  (2)采用严格耦合波分析(RCWA)方法,对角度敏感型金属光栅SPR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和分析了Al金属氧化对性能的影响。当金属介电常数远大于待测物介电常数时,给出了波长独立的传感器极限角度灵敏度表达式。当待测物折射率na=1.32-1.36,分别采用单峰衍射法和双峰衍射法,对应工作波长λ=0.85μm,优化后的SPR传感器具有的实际折射率灵敏度为292.5(344.5)°/RIU;对应工作波长λ=1.55μm,其折射率灵敏度增加至338.0(396.3)°/RIU。当光栅金属氧化后,在近红外工作波长处,相应的折射率灵敏度减小幅度<3.2%(2.8%),折射率探测误差δna≤1.3e-3(1.1e-3)。因此,传感器性能的极小改变使得金属氧化影响可以被忽略。
  (3)提出了一种由双金属光栅构成的新型复合结构光栅,并研究了其气体传感特性。运用FDTD算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由复合金属光栅激发的SPR出现模式分裂的现象。通过增大双金属光栅阵列间的相对位移改变原结构的对称性、导致复合金属光栅分裂的SPR模式朝相反方向移动。当相对位移量进一步增大到双光栅合并成新的单一光栅时,随光栅结构对称性的恢复、分裂的两共振模式最后又重新合并为一个模式。如果待测物的折射率为1.01≤na≤1.05,当相对位移量为0时,复合光栅结构气体传感器的折射率灵敏度为1207.5 nm/RIU,品质因数达到1290.7;当相对位移量为100 nm时,与双共振模式对应的折射率灵敏度分别为1205.0 nm/RIU与1210.0 nm/RIU、品质因数分别为1295.4和762.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