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集磁器线圈的3A21铝合金-20钢管磁脉冲连接研究
【6h】

基于集磁器线圈的3A21铝合金-20钢管磁脉冲连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基于集磁器线圈的3A21 铝合金-20 钢管磁脉冲连接研究

RESEARCH ON MAGNETIC PUSLE JOINING OF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磁脉冲连接工艺研究进展

1.3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集磁器线圈装置的数值分析

2.1引言

2.2集磁器线圈理论分析

2.3集磁器线圈磁场数值模拟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3章磁脉冲连接的数值模拟

3.1引言

3.2磁脉冲连接的电磁场分析

3.3磁脉冲连接过程变形场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4章磁脉冲连接试验研究

4.1引言

4.2磁脉冲连接试验条件

4.3磁脉冲连接试验研究

4.4磁脉冲连接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4.5磁脉冲连接接头微观分析

4.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谢

展开▼

摘要

异种管件磁脉冲连接是利用电磁成形原理,在室温条件下实现的高速、固相连接,合适碰撞速度和角度条件下,能获得具有微细金属间化合物过渡带的异种金属接头,实现高强度的冶金连接。作为辅助工装,集磁器将对磁脉冲连接工艺的稳定性、成形连接效率、线圈服役寿命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带集磁器线圈装置的3A21铝合金-20钢管件磁脉冲连接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得到圆柱形单孔集磁器侧面锥角对工作区感应电流的影响规律:随着角度的提高,集磁器自感增大,有利于提高工作电流与总感应电流的比例。通过ANSOFT电磁场软件建立集磁器线圈3D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等放电能量条件下,集磁器线圈的磁通密度显著高于独立线圈,调节锥角可以提高管件磁通密度,集磁器线圈相对于独立螺线管线圈提高了磁场能量的转换和传输效率。以上结果为本文选择合理集磁器线圈提供依据。
  利用ANSYS和ABAQUS软件完成磁脉冲变形连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电磁场和变形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放电电流第一半波周期内,外管与内管变形过程基本完成。随着电压的升高,内外管径向间隙的增大有利于外管获得较高的撞击速度。内管接头预设锥角可显著提高碰撞速度幅值,在本文条件下碰撞速度最大可达514 m/s。
  通过皮尔森线圈测算所研制集磁器线圈装置条件下外管件的集肤深度,验证了自制装置的有效性,并基于此装置进行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剥离试验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在放电电压15 kV、径向间隙1.2 mm-1.4 mm、锥角角度3-5°,锥角区长度20 mm条件下可获得冶金连接接头;而未设锥角条件下,未获得冶金连接接头。
  对冶金连接接头进行微观分析发现,连接区由界面和过渡区构成。界面都呈微波状形貌界面,两侧金属发现晶粒细化和明显元素扩散;过渡区显微硬度高于母材,并有 Fe-Al中间化合物产生,但过渡区内存在一些微裂纹和“空洞”微缺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