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类氧硅钛钠石纳米管制备及性能研究
【6h】

类氧硅钛钠石纳米管制备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有关钛硅酸盐的研究非常多,其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按照硅氧四面体和钛氧多面体的堆积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微孔型材料、层状型材料以及致密型材料。致密型材料因其简单的制备原理而广受关注,而氧硅钛钠石Natisite作为致密型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诸多学者关注。氧硅钛钠石具有独特的结构及特性,在催化、离子交换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为其合成方法,很少对该类物质的微观形貌、性能等进行分析。基于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材料的形貌为研究重点,制备出纳米管状材料,并对其进行掺杂,探究结构与性能。 本文以TiO2-SiO2复合粉为前驱体,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Q0结构的Na2TiOSiO4纳米管;之后以浸渍法为基础,在前驱体中加入偏钒酸铵,制备出TiO2-VOx-SiO2复合粉,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Q0结构的V掺杂Na2TiOSiO4纳米管。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a2O-Al2O3-TiO2-SiO2复合粉末,并通过水热法制备出Na2O-Al2O3-TiO2-SiO2纳米管。分别采用XRD、SEM、TEM、BET、EDS、ICP、IR、Raman等方法对上述纳米管的形貌、结构、性能进行表征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a2Ti(V)OSiO4纳米管的Q0结构的形成归因于卷曲机制,纳米管形貌参数分别为:内径4.890nm至5.700nm,外径7.960nm至9.600nm,晶面间距0.360nm至0.450nm,0.630nm至0.667nm的壁间距和3-5个壁;V掺杂后的纳米管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表面Zeta负电位,并且V4+取代Ti4+,使得Si4+分别存在于Ti-O-Si和V-O-Si两个化学配位环境中。测试表征证实Na2O-Al2O3-TiO2-SiO2纳米管为复合氧化物,且形成机理为卷曲机制。 将Na2TiOSiO4、V-Na2TiOSiO4和Na2O-Al2O3-TiO2-SiO2三种纳米管分别用于吸附氢和铀酰离子实验研究,最大氢吸附量分别达到100.43mL/g、299.35mL/g和299.14mL/g,最大铀吸附容量分别为373.84mg/g、393.70mg/g和321.02mg/g。在3mg/L铀酰离子海盐溶液中吸附效率均大于90%,经过5次吸附-脱附实验,吸附容量仍在200mg/g以上。实验证实,纳米管吸附铀酰离子的机理为表面静电吸附机理和Na+置换机理两种作用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骈珊;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国君;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电工材料;
  • 关键词

    纳米管制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