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6h】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2.1.1 教学模式的概念

2.1.2 教学模式的结构

2.1.3 教学模式的特点

2.1.4 教学模武的功能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内涵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2.3.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主体间性理论

2.3.4 教育学的情景学习理论

2.3.5 教育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3.1 调研方法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

3.2.1 教学模式形式日益多样化

3.2.2 教学模式逐渐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

3.2.3 教学模式逐渐注重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

3.2.4 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逐渐健全

3.2.5 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逐渐完善

3.3.1 整体上效果不太理想,存在同质化、固化的现象

3.3.2 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3.3.3 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3.3.4 教学评价不尽如人意

3.4 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运行的因素

3.4.1 教学导向不够突出

3.4.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强

3.4.3 教学载体的运用比较单一

3.4.4 理论与实践脱节

3.4.5 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1.1 坚持党的领导

4.1.2 坚持德育为先

4.1.3 坚持以学生为本

4.1.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1.5 坚持与时俱进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4.2.1 整体性

4.2.2 针对性

4.2.3 主体间性

4.2.4 实践性

4.2.5 开放性

4.3 本章小结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5.1 突出“三个导向”

5.1.1 突出素养导向教学

5.1.2 突出课题导向教学

5.1.3 突出合作导向教学

5.2 挖掘“三种资源”

5.2.1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5.2.2 挖掘时事热点资源

5.2.3 挖掘地方教育资源

5.3 拓展“三个载体”

5.3.1 拓展理论社团载体

5.3.2 拓展实践基地载体

5.3.3 拓展校园网络载体

5.4 推进“三项改革”

5.4.1 推进教学模式链条化改革

5.4.2 推进教学模式网格化改革

5.4.3 推进教学模式立体化改革

5.5 本章小结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机制

6.1 健全组缎|保障机制

6.1.1 确立校领导负责机制

6.1.2 设立完善专门的教学机构

6.1.3 成立高效的专业指导机构

6.4.4 建立教学运行长效机制

6.2 完善师资保障机制

6.2.1 提高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认识

6.2.2 加强师资选聘和培训

6.2.3 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6.3 加强物质保障机制

6.3.1 加大基本设施、设备建设

6.3.2 加强教学改革的研究经费投入

6.3.3 加强师资队伍经费投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教学的实效性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意识。但是当前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导致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养、道德规范,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确保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抽样调查法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现状及相关理论,包括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依据,辨证深入地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并通过制发调查问卷,深刻剖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其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也逐渐影响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运行与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在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需求和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要注重实践教学,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在正确认知当前的社会现实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时,要坚持整体性、针对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基本原则。
  本文在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其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并积极借鉴全国各高校思政课教学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经验,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向,即要突出素养导向、课题导向和合作导向三个教学导向,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时事热点和地方教育资源三种教学资源,拓宽理论社团、实践基地、校园网络三个教学载体,推进教学模式链条化、网格化、立体化三项改革。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健全完善组织、物质、师资保障机制,保障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运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