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
【6h】

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表目录清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分析方法

2.3 流感实验室检测方法

3 结果

3.1 疫情特征

3.1.1 输入性阶段(2009年6月1日~2009年8月10日)

3.1.2 疫情扩散阶段(2009年8月中旬~2009年12月上旬)

3.1.3 疫情下降平息阶段(2009年12月中旬~)

3.2 暴发疫情

3.2.1 一起有代表性的暴发疫情流行因素分析

3.3 重症和死亡病例

3.4 防控策略和措施

3.4.1 流行前期及输入期采取的防控措施

3.4.2 流行期预防控制措施的建立

3.4.3 疫情下降平息期预防控制措施的建立

4 讨论

4.1 得当的监测措施利于随时准确掌握疫情信息

4.2 不同的疫情阶段调整和采取差异化的针对措施有效降低了疫情的危害

4.3 甲型H1N1流感的多渠道监控,全面掌握了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

4.4 通过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4.5 开展暴发流行因素调查,揭示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5 结论

6 建议

6.1 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控机制建设

6.2 实时评估防控效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6.3 全面总结重大疫情流行特征,评估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综述 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掌握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特征,总结和评价防控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及措施,为今后应对流感大流行及其他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哨点监测资料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对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规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合流行状况和控制效果,系统总结和评析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不同阶段河南省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和策略。
  结果
  河南省2009年8月上旬以前的病例均为输入性或输入相关病例,发生地集中于郑州市;2009年8月中旬起,学校暴发相继发生,病例迅速增多,发病地区从局部扩散到全省,从城市扩散到农村,主要发病人群由学生转成农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大量出现;病例数12月中旬起迅速减少,至2010年2月底基本平息。
  流行前期及输入期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是:建立了完善的防控机制;流行早期严密监测和处置可疑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扩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等。流行期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情状况;加强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置暴发;开展重症病例监测;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新闻媒体,加强风险沟通,倡导公众健康行为,减小发病规模和群体发病风险;开展疫苗接种等。疫情下降平息期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是:继续加强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继续重视流感疫苗的接种;开展感染率抽样调查等相关研究。
  结论
  1.河南省甲型H1N1大流行疫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输入期,以可以查明明确病例来源为特点,共持续2个月左右;二是扩散期,无法查明病例的感染途径,感染人数以几何指数方式增长;三是下降期,感染人数迅速下降。
  2.河南省甲型H1N1大流行阶段,发病地区是先城市后农村;发病主要人群早中期以学生为主,后期以农民为主;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各类学校,尤以中学最多;重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20~30组最高,10~20岁组最低。
  3.多渠道的监控利于全面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随着疫情变化采取差异化的措施降低了疫情危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