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他汀类药物应用与帕金森病发病关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6h】

他汀类药物应用与帕金森病发病关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索引

1 前言

1.1 帕金森病与他汀类药物

1.2 循证医学

1.3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 资料与方法

2.1 检索策略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原始文献的筛选

2.4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纳入文献的质量

4.2 异质性检验与异质性处理

4.3 他汀应用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

4.4 不同种类他汀间的功效差异

4.5 长期他汀应用与帕金森病

4.6 动物与体外实验

4.7 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他汀类药物与帕金森病关系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快速攀升。目前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作用。本文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他汀类药物应用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Scopus、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人工检索,查找关于他汀与帕金森病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日期至2015年6月30日。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后,提取相关资料。应用纽卡斯-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当纳入研究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低度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当存在中度异质性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合并分析;如果存在高度异质性,则不再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Begg's检验、Egger's检验及漏斗图法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分别合并不同种类他汀的效应量以探讨不同种类他汀间的疗效差异。对长期应用他汀的研究数据进行合并以探讨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与帕金森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11项观察性研究(5项病例对照研究和6项队列研究)。纳入研究的NOS评分最高为9分,最低为6分,其中7项为高质量研究,4项为中等质量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各研究间存在中度异质性(Cochrane's Q值=28.18,P=0.002;I2=64.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应用者帕金森病发病率低于未应用者(RR=0.81,95%CI:0.7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敏感性分析证实了结果的稳定性。按研究设计类型、是否校正混杂因素分组的亚组分析未改变上述结果。按研究地区分组的亚组分析显示:北美洲亚组:他汀应用者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与未应用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0.54-1.08,P=0.128);欧洲和亚洲亚组:他汀应用者帕金森病发病率低于未应用者(RR=0.86,95%CI:0.80-0.93;RR=0.73,95%CI:0.6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按研究质量分组的亚组分析显示:高质量研究亚组:他汀应用者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低于未应用者(RR=0.71,95%CI:0.59-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等质量亚组:他汀应用者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与未应用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3,95%CI:0.78-1.11,P=0.405)。不同种类他汀间存在差异,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率(RR=0.83,95%CI:0.66-1.05;RR=0.61,95%CI:0.16-2.35;RR=0.68,95%CI:0.45-1.01;RR=0.88,95%CI:0.52-1.48),而普伐他汀可升高其发病率(RR=1.35,95%CI:0.58-3.10),但上述结果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合并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者与未使用者的帕金森病发病风险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56-1.07,P=0.120)。
  结论:
  他汀类药物应用可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不同种类他汀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尚不明确,且目前证据尚不足以证明长期应用他汀可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