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支气管镜引导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在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6h】

支气管镜引导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在治疗恶性气道狭窄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观察指标

2 方法

2.1 仪器设备

2.2 麻醉方法

2.3 操作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治疗效果

3 随访情况

4 术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支气管肺癌及其他肿瘤性疾病转移所致中央性气道狭窄临床治疗进展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与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原发恶性肿瘤比较,肺癌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是最高的。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进步,使得部分肺癌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总体而言其存活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1]。晚期肿瘤患者的全身性多发转移和渐进性消耗及其他恶病质等通常是肺癌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另外,也有部分患者死于肿瘤的局部进展。肺癌患者大约20%~40%在肿瘤晚期会出现中央性气道狭窄(central airway obstruction,CAO)[2-3],食管癌、纵膈肿瘤及甲状腺癌的局部进展、肾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肺部转移也可以引发中央性气道狭窄,导致顽固性咳嗽、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炎的发生,甚或危及生命。恶性中央气道狭窄的治疗是呼吸内科医师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经常遇到并且颇为棘手的一种呼吸危重症。近年来,随着介入肺脏病学新技术的广泛开发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的快速推广应用,使得中央气道狭窄的治疗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同时其已经成为呼吸科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对48例恶性中央气道狭窄病人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道支架置入前后患者气道阻塞症状、气促评级、Kamofsky评分(KPS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改变的比较及并发症的分析,研究气道支架置入在治疗恶性中央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气管镜室诊治的48例恶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气道金属支架,分析比较气道支架置入前后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程度、气促评级、Kamofsky评分(KPS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术中、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进行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48例气道狭窄患者一共置入54枚气道金属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45例患者(93.75%),气道金属支架置入以后,气道阻塞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困难立即减轻,近期有效率达100%。全组病人治疗以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治疗前PaO2(mmHg)51.8±8.0,PaCO2(mmHg)64.7±12.6,SaO2(%)83.5±8.8,气促分级3.9±0.2,Kamofsky评分(KPS评分)60.25±6.10,VC(L)1.77±0.54,FEV1(L)1.44±0.47,PEF(L)2.91±1.33,治疗以后PaO2(mmHg)72.4±11.3,PaCO2(mmHg)43.2±6.4,SaO2(%)94.7±3.9,气促分级2.1±0.5,Kamofsky评分(KPS评分)79.56±8.90,VC(L)2.83±0.30,FEV1(L)1.85±0.54,PEF(L)3.8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有效率达100%,本研究中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个月。所有患者在支架置入过程中及术后近期、远期均未发生与支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
  经由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金属支架置入是失去手术时机的肿瘤晚期合并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的有效的姑息性介入治疗方法。本操作疗效显著、安全有效,能够即刻解除气道狭窄,缓解呼吸困难不适症状,术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少且轻。为后续的综合治疗赢得了时间,术后联合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延长晚期肿瘤合并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的生存时间。该项介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