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民主治理背景下长葛市后河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调查分析
【6h】

乡村民主治理背景下长葛市后河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 绪论

(一)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1、 选题的依据

2、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1、 理论工具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 论文的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二、 基本概念

(一) 乡村民主治理的概念与分析

1、 乡村民主治理的概念

2、 乡村民主治理的主体、目标与过程

3、 当前乡村民主治理存在的问题

(二) 村民自治的概念与分析

1、 村民自治的概念

2、 当前村民自治的基本特点

3、 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

(三) “四议两公开”的概念与分析

1、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本内涵

2、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运行程序

3、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机制特点

三、 长葛市后河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现状与分析

(一) 乡镇权力对村民自治机制的“嵌入式”影响

1、 制度性嵌入与影响

2、 结构性嵌入与影响

3、 认知性嵌入与影响

(二) 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乡村民主治理的影响

1、 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化

2、 推动民主管理规范化

3、 推动民主监督实效化

(三)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行中遇到的困境

1、 自治主体的参与性分化问题

2、 农民参政议政的能力仍需加强

3、 “路径依赖”下的决策成本问题

四、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推行中的优化路径

(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

2、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3、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二) 加大治理主体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1、 加强乡土人才建设

2、 开展大规模的“民主培训”

3、 增强农民群众法治道德观念

(三) 持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相关机制

1、 理顺“乡村”和“两委”二种关系

2、 优化会议程序和模式

(四)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协商

1、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村内民主

2、 营造平等和谐的民主协商氛围

3、 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

4、 将外来利益主体和相关利益主体纳入议事范围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围绕长葛市后河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行情况,从内涵、过程、机制等角度论述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村民自治的作用机理,展示了乡村民主治理背景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村基层运行的全貌。 首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法治性、协商性的特点。该工作法在农村基层的实施,强调了党对村级重大事务的领导,促进了村级民主科学决策,保障了民主管理和监督,确保了乡村民主治理机制的法治地位,推进了广泛的民主参与。 其次,“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将民主协商的理念贯穿决策、管理、监督全程,注意意见征求和酝酿协商,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多数群体和少数群体的利益,调和了“乡政村治”带来的矛盾。后河镇在推广运用中采取的制度性嵌入、结构性嵌入、认知性嵌入推行模式,也为推进党领导下的乡村民主治理进程提供了有益借鉴。 最后,“四议两公开”在运行中也面临着“内卷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自治主体的参与性矛盾、农民参政议政的能力问题、“路径依赖”下的决策成本问题。这些问题是乡村治理模式由“一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所必经的过程。因此,进一步优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优化村民自治机制,必须注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治理主体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持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相关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协商。 本文由五个章节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依据和目的意义,进一步阐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综述。第二章是乡村民主治理、村民自治、“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本概念,着重对其机制特点进行分析,论述乡村民主治理背景下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第三章是以长葛市后河镇为例,探讨基层党组织如何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领导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四章是围绕健全完善乡村民主治理机制,探讨优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路径与对策。第五章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