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口腔门诊牙科畏惧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及日间全麻下干预研究
【6h】

儿童口腔门诊牙科畏惧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及日间全麻下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探讨儿童牙科畏惧症(children's dental fear,CDF)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DF提供一定帮助;通过对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前后的畏惧程度及合作性分析,评估日间全麻行为管理技术对CDF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12岁患儿300例。通过Frankl治疗依从性情况评估量化表将患儿分为CDF组(136例)和无CDF组(164例)。设计CDF相关因素量化调查表,调查CDF相关因素;选取136例CDF患儿中符合全身麻醉适应症且家长有意向做全麻治疗的患儿94例,在征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全麻下进行口腔治疗,对照组仅在Tell-show-do(告知-演示-操作)下进行口腔治疗,即医生用患儿通俗易懂的语言比喻告知演示将会进行的操作。记录治疗内容(龋齿充填术、活髓切断术、间接盖髓术、根管治疗术、拔牙术、金属预成冠修复术及窝沟封闭术等)及患儿复诊时的合作情况,记录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Venham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化表得分及改良版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得分,评估全麻治疗后对患儿牙科畏惧行为的影响。 结果: 1.两组性别、抚养方式、家庭年收入水平、父母CDF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儿童气质类型、独生子女情况、父母管理方式、父母文化程度、患儿牙科就诊经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儿童气质类型、父母管理方式、患儿牙科就诊经历是CDF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其中年龄(1~3岁)OR值为63.662,是CDF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2.治疗情况:实验组治疗牙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平均每颗牙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 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质量及治疗后合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的Venham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化表得分及改良版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得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CDF发生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儿童气质类型、父母管理方式及患儿牙科就诊经历,而幼儿期年龄段是CDF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2.DGA在儿童口腔科的应用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性高,能够减轻患儿的畏惧程度,提高患儿的合作性,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质量与治疗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