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畸患者埋伏牙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上颌尖牙埋伏引起邻切牙牙根吸收的情况分析
【6h】

正畸患者埋伏牙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上颌尖牙埋伏引起邻切牙牙根吸收的情况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正畸患者埋伏牙的患病情况,丰富埋伏牙的临床资料;运用锥体束CT(CBCT),讨论埋伏上颌尖牙的常见位置及其邻切牙的吸收情况。 方法: 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正畸科就诊的患者,选择有错牙合畸形患者共3115例为研究对象,对埋伏牙的患病率、性别、年龄、埋伏牙位、埋伏牙数量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选择经曲面断层片观察,存在上颌尖牙埋伏但是不能确定其在上颌骨中位置及邻近切牙吸收情况的患者,通过CBCT,确定上颌骨中埋伏牙的位置、埋伏尖牙与临近切牙的相对位置情况及临近切牙是否发生了根吸收和吸收严重程度。 结果: 正畸门诊埋伏牙发病率13.7%,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埋伏牙发生率远高于下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颌尖牙最多发,其次是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以单颗埋伏最多占67.8%。替牙期埋伏牙的发生率最高。上颌中切牙倒置埋伏占比25%。 40个尖牙埋伏患者平均年龄16.8岁。邻牙吸收组的平均年龄18.5岁,邻牙未吸收组的平均年龄13.6岁。40个人共49个埋伏尖牙(单侧31人,双侧9人),女25人邻切牙吸收有11人,男共15人邻切牙吸收4人,唇侧34个占69.4%。造成临近切牙吸收的埋伏尖牙17个(34.7%)。49个埋伏尖牙位于2.3.4区34个占69.4%,0.1区15个(30.6%)。埋伏牙在上颌骨中位置不同,邻近切牙吸收的发生率也存在差异。 结论: 正畸门诊中患者埋伏牙的患病率为13.7%。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年龄上的差异明显,多集中在8-14岁。埋伏牙上颌尖牙患病率最高,其次是上颌中切牙。埋伏牙以单颗埋伏阻生为主。在发生位置上:埋伏牙以上颌多发,在左右侧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上颌尖牙,上颌中切牙埋伏都以单侧埋伏为主。 上颌尖牙埋伏,多为单侧,常发生于唇侧,邻近切牙吸收发生率与埋伏尖牙的所处位置、性别、年龄有关,且侧切比中切牙更易发生吸收。正畸医生对埋伏牙的诊疗需要清晰的知道埋伏牙的位置和邻牙的情况,CBCT的临床应用给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