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因子对巨紫荆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6h】

不同因子对巨紫荆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前 言

1.1 巨紫荆简介

1.2 国内外对种子发芽和种子休眠的研究

1.2.1 国外对种子发芽和种子休眠的研究

1.2.2 国内对种子发芽和种子休眠的研究1. 种子萌发

1.3 不同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3.1 赤霉素的作用

1.3.2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3.3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3.4 湿度(土壤含水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3.5 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出苗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种子来源

2.2 种子处理方法

2.2.1 赤霉素(GA3)浸种

2.2.2 不同光照处理

2.2.3 不同温度处理

2.2.4 不同湿度处理

2.2.5 不同播种深度处理

2.2.6 种子萌发参数和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赤霉素(GA3)浸种对巨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2 不同光照处理对巨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3 不同温度处理对巨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3.1 8h/16h光暗交替环境条件下不同恒温处理

3.3.2 8h/16h光暗交替环境条件下不同变温处理

3.4 不同湿度处理对巨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5 不同播种深度处理对巨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2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3 种子萌发适宜温度的选择

4.2.4 土壤水分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5 播种深度对种子发芽及出苗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巨紫荆多为种子繁育,其种子发芽率较低,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赤霉素浓度(125,250,500,1000mg/L)浸种、不同光照强度(持续光照、持续黑暗、8h/16h、12h/12h、16h/8h昼/夜变换)、不同温度(恒温15℃、20℃、25℃、30℃,变温15℃/8℃、20℃/10℃、25℃/15℃、30℃/20℃)、不同湿度(土壤水分含量5%、10%、15%、20%)及不同播种深度(0cm、0.5cm、1.0cm、2.0cm、4.0cm、6.0cm、8.0cm)对巨紫荆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H2SO4酸蚀30 min后的巨紫荆种子,用250 mg/L赤霉素水溶液浸泡种子48 h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73.27%;在不同光照强度的环境条件下,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以8h/16h昼夜交替的环境条件下,发芽后幼苗健壮,各项生长指标测定值最佳;在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8h/16h昼夜交替光照),发芽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幼苗各项生长指标测定值,其中变温30℃/20℃环境条件最适合巨紫荆种子萌发,发芽率达76.01%;在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的环境条件下(8h/16h昼夜交替光照、变温30℃/20℃),发芽率差异显著,在土壤水分含量为10%的环境条件下,发芽率为46.33%,幼苗健壮,各项生长指标测定值最佳;在播种深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8h/16h昼夜交替光照、变温30℃/20℃、土壤水分含量10%),出苗日差别明显,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综合幼苗各项生长指标测定值,播种深度为1.0cm时巨紫荆种子萌发率最高,为48.15%。

著录项

  • 作者

    刘孟奇;

  •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
  • 学科 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国海,陈根强,和广磊;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巨紫荆; 种子萌发; 播种深度; 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