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6h】

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结果

2 手术疗效评价

3 患肢疼痛、握力、捏力、第一腕掌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评定

4 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的评定

附图

附表

讨论

1 第一腕掌关节的解剖结构与骨性关节炎的好发因素

2 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的设计理念

3 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对人手部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一腕掌关节为鞍状关节,其中拇指可屈曲约45°,背伸约5°,内收约5°,外展约40°,第一腕掌关节以此为基础可以做出灵活多变的动作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是手部各关节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骨关节炎对鞍状关节关节面的破坏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的主观不适,更会引起手部功能障碍而影响生活质量。对于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治疗以保守为主,包括休息、理疗辅以非甾体类镇痛药对症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第一腕掌关节活动度、增强拇指握力及捏力,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经历了去神经支配治疗、关节融合固定术、假体置换术、韧带重建关节成形术[1],近年国内外更有关节镜下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2-3]的报道,各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国内外主流观点认为韧带重建关节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拇指活动度方面均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其中行肌腱悬吊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时所选用的肌腱多选用桡侧腕屈肌腱、拇长展肌腱[4]和桡侧腕长伸肌腱,本课题通过对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长期随访与桡侧腕屈肌腱悬吊结合掌骨间韧带重建的关节成形术[5-6]的临床疗效采用统一标准做对比,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临床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方法:2010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Ⅱ期以上的第一腕掌关节炎患者10人,手术10例,其中最大年龄67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56岁,男4例,女6例,左手6例,右手4例,7例为体力劳动者,1例为司机,1例文艺工作者,1例职员,患者均无中枢系统疾病或其他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无代谢性疾病、妊娠,无影响治疗的全身性疾病,病程均在2年以上,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最少8个月的休息治疗和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其中行第一腕掌关节成形术10例,对各病例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45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结果分别对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评级,握力(grip strength)和捏力(key-pinch)以及第一掌骨基底-舟骨远关节面的X线前后位距离的测定进行随访,综合评价第一腕掌关节功能恢复的程度,参考其他文献,统一分级标准,对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评级,握力(grip strength)和捏力(key-pinch)等数据结果采用与桡侧腕屈肌腱悬吊结合掌骨间韧带重建关节成形术统一的评分标准,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横向对比各术式的优良率,以评定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的手术效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结果:对比桡侧腕屈肌腱悬吊结合掌骨间韧带重建第一腕掌关节成形术,手功能评价指标包括疼痛,握力(grip strength),捏力(key-pinch),第一腕掌关节活动度,第一掌骨基底-舟骨远关节面的X线前后位距离,第一腕掌关节直观模拟疼痛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0表示无痛,10表示无法忍受的剧痛。第一腕掌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7](Kapandji score)均以拇指指尖可触及部位评定:①示指中节桡侧方,②示指远节桡侧方,③示指指尖,④中指指尖,⑤环指指尖,⑥小指指尖,⑦小指远位指横纹,⑧小指近位指横纹,⑨小指掌指关节指横纹,⑩远掌横纹。
  桡侧腕屈肌腱悬吊结合掌骨间韧带重建组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前后疼痛(VAS)平均分值为7.0/1.6,握力平均为11/22kg,捏力平均为1.8/3.4kg,Kapandji score平均为6.0/8.7,12个月时测量X线前后位片第一掌骨基底-舟状骨远关节面间距平均值为8.8mm;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组术后随访6-45个月,经过平均18.5个月,手术前后疼痛(VAS)分级6.5/1.4,握力平均为10.6/22.2kg,捏力平均1.6/3.1kg,Kapandji score平均为5.5/8.5,6个月时复查第一掌骨基底-舟骨远关节面的X线前后位距离平均6.8mm。根据长期随访结果,相对于目前已得到国内外认可的肌腱悬吊韧带重建的关节成形术,我院采用的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在各项手功能评价指标中均得到改善,其中以疼痛的缓解最为明显,握力及捏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2组术式随访结果中的Kapandji score的提升直接反映了拇指有效活动度的改善。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试验的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单样本均数的t检验,以评定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的手术效果。
  结论:
  1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与桡侧腕屈肌腱悬吊结合掌骨间韧带重建关节成形术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别,因此在行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时无需行桡侧腕屈肌腱悬吊,以减少手术创伤。
  2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目前尚无治愈手段,因此大多角骨摘除腕掌关节成形术在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方面不失为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