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6h】

广西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 言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层

1.2 区域构造

1.3 区域岩浆岩

1.4 区域矿产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

2.2 矿区构造

2.3 矿区岩浆岩

2.4矿床类型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花岗岩型矿床

3.2 热液脉型矿床

第4章 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

4.1 样品分析

4.2 SHRIMP 锆石 U—Pb测试方法

4.3 SHRIMP 锆石 U—Pb分析结论

第5章 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白云母 40Ar—39Ar年龄

5.1 白云母 40Ar-39Ar测试方法

5.2 白云母 40Ar-39Ar分析结果

第6章 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成岩成矿时代讨论

6.1 成岩年龄及岩体冷却轨迹

6.2 成岩与成矿年龄关系

6.3 成岩成矿背景的指示意义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广西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体位于南岭钨锡成矿带的西段,是一个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侵位的杂岩体,由早到晚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第三阶段岩体中发育工业锡钽铌矿,矿化花岗岩即矿体。花岗岩石具高硅、富钾、钙碱性、铝过饱和特征,富含挥发分和成矿元素;强烈富集成矿元素W、Sn、Nb、Ta,强烈亏损不相容元素Ba、Sr,稀土元素总量低,Eu负异常明显,显示岩浆经历了高度分异演化作用。利用SHRIMP锆石U—Pb法测年,得到栗木第二阶段金竹源含锡钽铌花岗岩年龄为218.3±2.4Ma,第三阶段含钨锡矿化的三个黄牛花岗岩年龄为214±5Ma,表明栗木第二、三阶段含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为华南印支期构造运动的产物。金竹源含锡钽铌花岗岩的白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13.2±2.2Ma,坪年龄为212.4±1.4Ma,与SHRIMP锆石U—Pb年龄相差6Ma;根据岩体表面不一致的同位素年龄及对应的封闭温度,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浆的冷却速度为67℃/Ma,远高于华南中生代花岗岩体的平均冷却速度,这与栗木含锡钽铌花岗岩体规模较小有关。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华南印支期后碰撞花岗岩与成矿关系,认为印支期也是华南钨锡钽铌成矿的重要部分,有必要加大华南印支期成岩成矿的研究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