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发展的道德代价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视角
【6h】

社会发展的道德代价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特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产生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代价的主要特征

四、当代学者对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继承

第二章 道德代价的表现、成因及其辩证性

一、道德代价的界定

二、道德代价的表现

三、道德代价成因分析

(一)内在原因:个体性因素与群体性因素

(二)外在原因: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文化、生存环境的变化

四、辩证看待社会发展的道德代价问题

(一)道德代价的合理性

(二)道德代价的背理性

第三章 抑制道德代价的合理途径

一、从内在角度抑制道德代价产生的合理途径

(一)抑制个人因素的道德代价

(二)抑制群体因素的道德代价

二、从外在角度抑制道德代价的合理途径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抑制经济快速增长引起的道德代价

(二)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抑制价值观混乱引起的道德代价

(三)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要地位,抑制居住载体变化引起的道德代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道德问题也越来越多,社会整体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构成了社会代价理论中的道德代价范畴。它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消极产物之一,是精神文明失序的表现。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权力分配、市场经济、人性完善、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领域。深入探索其产生的原因是辩证看待道德代价问题和提出合理抑制措施的重要前提。道德代价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原因,包括个体性与群体性因素,前者是人性贪婪、自私等因素,后者是利益共同体的需要与欲求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外在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三大方面的转型,即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过渡、传统农村向现代城镇化推进。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基础上,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抑制道德代价的合理途径并进行初步探讨。内在途径是指个人进行自身的道德塑造,调节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外在途径是指促进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包括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把生态文明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等方面,以抑制社会整体道德代价的产生。

著录项

  • 作者

    谢文燕;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荣洁;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C91-05;
  • 关键词

    社会学; 道德代价; 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