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川猪与杜洛克猪正反交F1代肉质性状、肌内脂肪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研究
【6h】

陆川猪与杜洛克猪正反交F1代肉质性状、肌内脂肪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陆川猪与杜洛克猪简介

2 动物脂肪组织基本特征

2.1 脂肪的沉积

2.2 脂肪的合成

2.3 脂肪的分解和转运

3 评定猪肉品质主要指标

3.1 胴体品质

3.2 常规肉质性状

3.3 肌肉组织学性状

4 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进展

4.1 脂蛋白脂酶

4.2 苹果酸脱氢酶

4.3 乙酰辅酶A羧化酶

4.4 激素敏感酯酶

4.5 乳酸脱氢酶

5 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调控

5.1 脂肪酸合成酶

5.2 解耦联蛋白3

5.3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5.4 脂联素

5.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

5.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正反交F1代及亲本陆川猪的屠宰、肉品质和肌肉组织学测定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试剂和耗材

1.3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屠宰测定

2.2 肉质性状测定

2.3 肌肉组织学测定

3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正反交F1代及亲本陆川猪的屠宰性状测定结果

4.2 正反交F1代及亲本陆川猪的肉质性状测定结果

4.3 正反交F1代及亲本陆川猪的肌肉组织学性状测定结果

5 讨论

5.1 正反交F1代及其亲本陆川猪的屠宰测定与分析

5.2 正反交F1代及其亲本陆川猪的肉品质测定与分析

5.3 正反交F1代及其亲本陆川猪的肌肉组织学测定与分析

第三章 猪肌内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样品采集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组织匀浆的制备

2.2 肌肉组织总蛋白的测定

2.3 酶活性的测定

2.4 数据的统计整理

3 试验结果

3.1 陆川猪和正反交F1代猪的酶活性测定结果

3.2 LPL、MDH和ACC酶活性与肌内脂肪等相关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猪肌内脂肪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样品采集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1.5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2、试验方法

2.1 基因的克隆

2.2 基因的荧光定量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结果分析

3.1 FAS、LPL、H-FABP、UCP3、Adiponectin、PGC-1α基因表达标准曲线的建立

3.2 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差异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试验对陆川猪与杜洛克猪正反交F1代及亲本陆川猪进行了屠宰测定,肉品质测定和肌肉组织学测定,对比分析了正反交F1代的杂交效果及其与亲本间的差异。采用QRT-PCR方法技术测定了陆川猪、杜陆猪和陆杜猪背最长肌中与肌内脂肪相关FAS、LPL、H-FABP、UCP3、Adiponectin、PGC-1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了三组猪背最长肌中的LPL、MDH、ACC的酶活性及其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与IMF含量的相关性。从分子机理方面探讨正反交杂交优势及其更优的杂交组合,对于发挥我国优良地方品种猪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利用外来品种猪与地方品种猪杂交培育新品种提供科学分子理论依据。
  1、在屠宰测定方面,陆川猪与杜洛克猪正反交F1后,均较好地遗传了杜洛克猪体型大、瘦肉率高、眼肌面积大的特性,弥补了陆川猪体型偏小、瘦肉率较低的缺陷。杜陆正交猪在屠宰率、眼肌面积方面显著高于陆杜反交猪,说明杜陆猪在胴体性状方面的改良效果稍优于陆杜猪。
  2、在肉品质测定方面,正反交F1代在肉色、系水力、剪切力、pH值方面均接近于亲本陆川猪,但三组间均差异不显著;在肌内脂肪含量方面,陆川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杜陆正交猪,杜陆猪显著高于陆杜反交猪,三组猪间肌内脂肪含量均差异显著,说明肌内脂肪倾向于母系遗传趋势。
  3、在肌肉组织学性状上,陆杜反交猪的肌纤维密度高于杜陆正交猪,肌纤维直径低于正交猪。杂交F1代均位于两亲本间,但是陆杜反交猪更接近于亲本陆川猪,说明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倾向于父系遗传趋势。
  4、在肌内脂肪相关酶活性的测定中,三组猪背最长肌中LPL、MDH和ACC的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LPL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呈显著负相关,MDH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呈显著正相关,ACC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5、与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研究中,在三组猪背最长肌中FAS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相关性不显著;LPL和UCP3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H-FAB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呈显著正相关;Adiponectin基因表达量与背膘厚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与肌内脂肪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GC-1α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无显著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