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核奥氏效应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研究
【6h】

基于核奥氏效应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1.2 核奥氏效应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脑肿瘤疾病的发生及危害

1.4 脑肿瘤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

第2章 研究一:7T试管模型的NOE成像实验

2.1 实验材料

2.2试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第3章 研究二: 7T动物模型的NOE成像实验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第4章 研究三:3T试管模型的NOE成像实验

4.1 实验材料

4.2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第5章 研究四:3T人脑NOE成像实验

5.1 研究对象

5.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

第6章 讨论

6.1 核奥氏效应成像意义

6.2 三偏置成像方法

6.3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序列技术研究

第7章 实验总结与展望

7.1 实验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蛋白质浓度、酸碱度及饱和能量对核奥氏效应的影响,进行扫描参数优化;探索正常大鼠脑内灰质和白质的NOE成像特点;并初步探索在正常人脑组织,胶质瘤和脑膜瘤中的NOE成像特点。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首先在7.0 T磁共振上利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成像技术对小牛去血清白蛋白(BSA)试管模型及正常SD大鼠进行NOE成像。配制同一pH值不同浓度及同一浓度不同pH值的BSA试管模型,在7.0T磁共振上用连续波-回波平面成像(CW- EPI)序列对试管模型及6只正常SD大鼠脑进行扫描成像;然后在3.0 T磁共振使用脉冲-梯度回波(Pulse-GRE)序列,分别对不同浓度BSA试管模型,6例正常志愿者和11例脑肿瘤患者(胶质瘤6例,脑膜瘤5例)进行NOE成像扫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Z谱拟合并利用三偏置计算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
  结果:在不同浓度BSA试管模型中,可以观察到不同饱和能量下NOE的变化。发现随着BSA浓度的升高,NOE效应增强,NOE与BSA浓度呈正相关;但在不同pH值BSA模型中,发现随着pH值的改变,NOE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趋势,pH值对NOE的影响不大;在正常大鼠的脑中,大鼠脑内白质的NOE比灰质明显;在3.0T上,利用Z谱拟合及三偏置计算方法加权成像,可以观察到在胶质瘤中NOE信号较对侧正常脑白质降低,而脑膜瘤则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探究了蛋白质浓度、pH值和饱和能量对NOE的影响,同时初步建立了正常SD大鼠、健康志愿者和脑肿瘤患者的脑NOE成像优化扫描方案,并证实了三偏置方法进行NOE成像的可行性。本研究认为NOE成像作为一种新的分子影像技术,具有较为简便、无创伤性及高分辨率的优势,有望对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