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研究
【6h】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侵占政策(1788-1925)

二、同化政策(1930-1965)

三、一体化政策(1965-1973)

四、多元文化政策(1974-今)

第二章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典型新政策概述

一、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2000

二、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高等教育战略计划2006-2008

三、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青年流动教育计划2007

第三章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的内容分析

一、内容分析的标准

二、政策的内容分析

第四章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实施的效果和不足

一、前五年政策实施的效果

二、土著民族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对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政策的思考及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

一、民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二、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均制定符合自己国情的民族教育政策以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澳大利亚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典型移民国家,该国独特的民族教育政策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澳大利亚140多个民族复杂的人口构成中,土著民族历史悠久,塑造了澳洲大陆重要的物质、文化财富。基于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考虑,2000年后,在多元文化政策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土著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政策。
  在准确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四个阶段的政策即侵占政策(1788-1925)、同化政策(1930-1965)、一体化政策(1965-1973)、多元文化政策(1973-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梳理,并概括的描述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21世纪后的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是本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近十年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的内容分析,从整体性、创新性和科学性三个视角挖掘政策制定的优点和不足。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政策的要件齐备,达到教育政策完整性的要求;政策的内容不囿于传统的观念,能够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政策理论创新。但这些政策在实行上的交错使其针对性并不强,科学性欠缺。
  本研究通过分析2006年联邦政府的评估报告,考察土著民族教育政策制定实施之后,前半段(2001-2005年度)的实施效果。整体上说,收效明显。仅有些刚刚实行的政策,因为时间有限,因此还没有看到数据上的效果。尽管我国与澳大利亚的国情有所不同,但正确认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政策的现状,可以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正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第二部分概述2000年后促进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发展的三个典型新政策;第三部分分析这些政策的特点;第四部分根据评估报告的数据说明这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不足;第五部分论述对这些新政策的认识及对我国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