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单位制时代”企业型单位社区的治理嬗变研究——以兰州市Z社区为例
【6h】

“后单位制时代”企业型单位社区的治理嬗变研究——以兰州市Z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企业型单位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核心概念界定

2.2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三章 兰州市Z社区治理嬗变的案例呈现

3.1兰州市Z社区简介

3.2企业单位:由关键主体到物业管理者

3.3 F街道办:由辅助到领导

3.4 Z居委会:由附属到执行者

第四章 结构—过程框架下企业型单位社区治理嬗变的分析

4.1社区治理结构的变化:传统型治理结构范围内的变化

4.2社区治理过程的变化:强单位影响下的合作趋势初显

4.3社区治理方式的变化:柔性的社会性治理方式的使用

4.4小结:Z社区治理向强单位影响下的合作型治理转变

第五章 “后单位制时代”企业型单位社区治理优化的建议

5.1培育和发展多元的治理主体

5.2建立企业单位与街居组织的资源互通共享平台

5.3建立企业型单位社区治理的居民参与机制

5.4重塑企业型单位社区的互助文化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研究结论

6.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企业型单位社区属于城市社区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后单位制时代”下,企业型单位社区治理表现出了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为企业型单位社区的治理增添了复杂性。面对治理的嬗变,怎样有效治理企业型单位社区是值得思索的问题。因此,厘清企业型单位社区治理在治理结构、治理过程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对于实现其有效治理尤为重要。
  本文以企业型单位社区的治理嬗变为研究主题,选取兰州市Z社区作为个案,基于治理理论和社区治理理论,构建了本文的“结构—过程”分析框架,并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后单位制时代”下企业型单位社区的治理嬗变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兰州市Z社区所经历的治理嬗变过程的分析发现:企业单位转变为物业管理者继续在Z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同时Z社区中还出现了市场化的物业公司;Z社区治理结构的具体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型社区治理结构;Z社区各主体的治理权力和治理资源在它们之间都经历了一些变动与转移;企业单位能够影响F街道办和Z社区居委会治理行为,因此在互动过程中占据优势;Z社区治理中除了刚性的行政性治理方式之外,还出现了柔性的社会性治理方式。基于以上剖析,本文发现Z社区的治理正逐渐向强单位影响下的合作型治理转变,在转变过程中,Z社区面临治理结构过于单一、街居组织难以调动企业单位的资源、企业单位欠缺治理主体意识、社区公共空间形成缓慢等问题,还需从多元的治理主体、资源互通共享平台、居民参与机制及社会互助文化等方面改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静态的治理结构与动态的治理过程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型单位社区的治理嬗变过程,能够很好地全面反映企业型单位社区治理在主体间关系、治理权力和治理资源方面所经历的全方位的变化过程,并且以西北地区企业型单位社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后单位制时代”下这类特殊类型的社区治理嬗变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