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标先用权制度研究
【6h】

我国商标先用权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商标先用权概述

1.1 典型案例及问题的提出

1.1.1 典型案例

1.1.2 争议焦点

1.1.3 问题存在

1.2 商标先用权的概念与性质

1.2.1 商标先用权的概念

1.2.2 商标先用权的性质

第二章 商标先用权制度内容和价值

2.1 商标先用权制度内容

2.2 商标先用权制度价值

2.2.1 保护在先使用人的合法权益

2.2.2 维护市场竞争利益

2.2.3 保护消费者信赖利益

第三章 商标先用权构成要件及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商标先用权构成要件

3.1.1 商标先用权制度中“在先使用”要件

3.1.2 商标先用权制度中“一定影响”要件

3.1.3 商标先用权制度的主观要件

3.2 商标先用权制度适用限制

3.2.1 对原有范围的界定

3.2.2 区别标识的要求

3.2.3 商标先用权移转问题的分析

3.2.4 商标先用权与权利丧失

3.3 我国商标先用权司法判定现状

3.3.1 司法判定的依据

3.3.2 司法判定中对商标在先使用的态度

3.3.3 司法判定主要考量因素

第四章 国外关于商标先用权的规定及其启示

4.1 国外商标先用权的规定

4.1.1 美国商标先用权规定

4.1.2 日本商标先用权规定

4.2 国外商标先用权对我国的启示

4.2.1 区别看待中国与美国不同商标先用权适用标准

4.2.2 日本审判实践的有效借鉴

4.2.3 对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失衡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标先用权制度的建议

5.1 对商标先用权制度的评价

5.2 明确商标先用权制度的适用原则

5.2.1 立法目的之实现

5.2.2价值公平之保护

5.2.3权益保护之限度

5.3 商标先用权条款的立法完善

5.3.1 商标先用权适用条件具体化

5.3.2 商标先用权限制条件具体化

5.4 其他法律补充作用

5.4.1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后半段补充作用

5.4.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万立静;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知识产权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渊;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民法;中国法律;
  • 关键词

    商标; 先用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