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滨海湿地入侵植物的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管理——以福建滨海湿地的互花米草为例
【6h】

滨海湿地入侵植物的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管理——以福建滨海湿地的互花米草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第一章导论

1.基本概念

1.1滨海湿地

1.2生物入侵

1.3生态安全

2.研究意义

3.研究框架

3.1研究目标

3.2主要研究内容

3.3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生物入侵的研究和管理概况

1.国内外研究概况

1.1生物入侵的研究概况

1.2生物入侵的过程

1.3生物入侵的生态危害

1.4生物入侵的经济危害

2.福建海洋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现状

3.生物入侵的管理研究

3.1生物入侵种的控制防除研究

3.2生物入侵的管理

4.生物入侵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核心问题

4.1生物入侵的生物学理论探讨

4.2生物入侵的防御管理体系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福建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征

1.福建省海洋生态环境特征

1.1海洋水文复杂

1.2海域风浪大

1.3海底地质、地形地貌特殊

1.4海洋灾害多

1.5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复杂

1.6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天然海洋生物种苗场多

2.福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特征

2.1滩涂地理分布特征

2.2滩涂的底质组成

2.3滩涂的生物特征

2.4近岸海域污染

2.5局部滩涂互花米草泛滥成灾

2.6盲目围填海现象严重

3.福建沿海滩涂湿地的生态、经济价值

3.1环境净化功能

3.2减灾功能

3.3自然资源功能

3.4水源功能

3.5生物多样性功能

3.6土地资源功能

3.7旅游资源功能

3.8港口资源价值

3.9海岸带资源价值调查评估案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互花米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互花米草的生物学特性

1.1互花米草的植物学特征

1.2互花米草种子的萌发特点

1.3互花米草的营养成份

2.互花米草生态学特性

2.1互花米草分布现状

2.2互花米草群落的主要特征

2.3互花米草的生态适应性

2.4互花米草生境及地貌部位

3.互花米草的生理生化研究

3.1互花米草种子耐盐萌发试验研究

3.2互花米草耐盐生理反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互花米草在福建滨海湿地的扩散及分布

1.调查方法概述

1.1人工调查

1.2遥感调查

2.互花米草的来源、扩散及分布

2.1来源

2.2扩散和分布

主要调查结论:

3.互花米草的扩展规律

4.互花米草分布的区域与区位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互花米草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服务功能

1.互花米草的消浪护岸促淤造陆作用

1.1互花米草的护岸功能

1.2互花米草的促淤造陆功能

1.3互花米草护岸与工程护岸比较

1.4互花米草护岸实例

2.互花米草对潮滩环境的影响

2.1互花米草对盐沼矿质元素迁移变化的影响

2.2互花米草对Hg富集的影响

2.3米草对137Cs,90Sr,115mCd和65Zn的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2.4互花米草对盐沼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的影响

2.5互花米草对污水净化的影响

3.互花米草在生物工程中的作用

3.1利用互花米草开发保健食品

3.2丰富抗逆基因库,用于培育抗逆新种

4.互花米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1利用互花米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4.2利用互花米草作为有机肥料、燃料和草篱材料

4.3利用互花米草作生物饲料,发展养殖业

4.4利用互花米草发展食用菌业

本章小结

第七章互花米草的危害、成因与生态风险评估

1.互花米草的危害

1.1互花米草对滨海湿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1.2互花米草入侵对养殖业生产的影响

1.3互花米草对滨海湿地土著植物的影响

1.4互花米草对滨海湿地底栖生物的影响

1.5互花米草对滨海湿地涉禽种样数量的影响

1.6互花米草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互花米草利弊原因分析

2.1中国的海洋

2.2中国的海岸带

2.3中国的海湾与港口

3.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风险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八章互花米草的防除方法

1.互花米草的防治方法概述

1.1物理或机械防除

1.2农药防除治理

1.3生物防治

1.4生物替代

1.5综合治理

2.互花米草防治方法的具体案例

2.1宁德市二都镇试验点

2.2宁德市飞鸾镇试验点

2.3宁德市霞浦县试验点

2.4厦门市试验点

本章小结

第九章互花米草的管理与控制

1.政府要加强对海洋生物入侵的管理

1.1政府应加强对海洋动植物引种的管理

1.2加强对入侵生物的防治

2.福建互花米草监视监测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2.1福建互花米草监视监测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2.2互花米草监测防除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2.3互花米草监测防除决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2.4互花米草预警系统及处置体系

本章小结

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1福建滨海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

1.2福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特征

1.3互花米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4互花米草在福建滨海湿地的分布

1.5互花米草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服务功能

1.6互花米草的危害、利弊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估

1.7互花米草的管理与控制

2.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3.展望

3.1进一步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影响的研究

3.2加强福建滨海湿地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研究

3.3加强互花米草的监控,尽可能控制互花米草的蔓延

3.4加强综合开发利用现有的互花米草资源的研究

3.5加强互花米草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第一作者发表(接受)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一、第一作者发表(接受)的论文

二、参加的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福建滨海湿地的互花米草为个例,采用调查研究与具体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滨海湿地入侵植物的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管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福建滨海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2.福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特征;3.互花米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4.互花米草在福建滨海湿地的分布;5.互花米草的生态经济功能分析;6.互花米草的危害、利弊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估;7.互花米草的管理与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