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儿童颅内肿瘤血脑屏障机制研究;2.组织化学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6h】

1.儿童颅内肿瘤血脑屏障机制研究;2.组织化学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儿童颅内肿瘤血脑屏障机制研究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组织化学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一先天性巨结肠病变组织相关标记物检测现状

文献综述二施万细胞与神经母细胞瘤分化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儿童颅内肿瘤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多药耐药基因蛋白在儿童颅内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探讨颅内肿瘤耐药机制。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儿童颅内肿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DNA拓扑异构酶II(TopoisomeraseII,TopoII)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5种多药耐药基因蛋白表达强度和分布。 结果:P-gp主要表达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终足和管周组织,而在肿瘤细胞表达较低。其它4种多药耐药基因蛋白在毛细血管管壁不表达。 结论:P-gp在血脑屏障中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终足参与了对化疗药物的阻滞,增加了颅内肿瘤的耐药性。TopoII也参与了血脑屏障形成机制。 第二部分组织化学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胆碱酯酶染色及5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研究组织化学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及其类缘病(Hirschsprung’s allied disease,HA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了锇黑法胆碱酯酶染色、快速法胆碱酯酶染色及Bcl-2、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dolase,NSE)、S-100蛋白(S-100)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D),分别染色HD术后扩张段、移行段及痉挛段肠壁标本。 结果:锇黑法染色效果较好,而快速法耗时较少。Bcl-2只对于变性或发育不成熟的神经节细胞阳性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变性肠段神经纤维不表达CR。NSE、S-100和CAD对于神经丛的观察有互补的作用。 结论:锇黑法可用于HD的术前诊断,快速法比较适合用于术中快速诊断。Bcl-2、CR的特异性表达,在HAD及新生儿HD的诊断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