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基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视角
【6h】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基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 研究的思路和结构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2.2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的现状

3 影响贸易引力模型的主要因素和相关理论分析

3.1 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及购买力平价(PPP)

3.2 人均GDP和人均GDP差额及需求相似理论

3.3 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以及贸易地理理论

3.4 相关虚拟变量的解释

4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4.1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理论模型

4.2 灰色理论模型的建立

4.3 模型组合的方法

4.4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

5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国家范围和数据来源

5.2 计算过程

5.3 预测结果

5.4 对预测结果的评价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6.2 思考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自从六十年代初贸易引力模型被提出以来,该方法迅速成为了研究双边贸易量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但是随着贸易规模的急剧扩大,由于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的存在,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也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对双边贸易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不仅从理论方面对双边贸易进行了定性分析,而且还努力从数量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中,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分析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系统是一个多影响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本研究在贸易引理模型、灰色理论和贸易地里理论的分析框架内,通过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之间的基于灰色理论基础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为实现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的顺利发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流量运用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为我国的对外进出口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并丰富了我国贸易引力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将来的研究方法上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贸易引力模型和灰色理论的基本原理,接着对贸易引力模型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分析,然后筛选出主要变量进行分析。然后建立了基本贸易引力模型,其次对灰色理论的运算步骤和检验方法作详细的介绍,并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对贸易引力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进行了组合,进而改进和完善基本的贸易引力模型。再次,将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量的预测与因素分析上,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新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国际贸易量。最后,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中国应该有选择地参加更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努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中国应该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改善贸易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