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对内地反腐的启示
【6h】

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对内地反腐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利益冲突制度概述

(一) 利益冲突制度的概念

1. 利益的自然定义

2. 利益的法律定义

3. 社会主义利益价值观

(二)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广义的防止利益冲突概念(Prevent conflict of interest)

2. 狭义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三) 建立和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作用

1. 权力滥用是腐败的根源

2. 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意义

二、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主要内容及借鉴意义

(一) 《2010 年接受利益(行政长官许可)公告》的主要内容

1. 亲属给予的利益

2. 对于商人给予的利益

3. 私交好友给予的利益

4. 其他人士给予的利益

(二) 《香港公务员行为纪律指引样本》的主要内容

1. “可接受利益”的程序

2. “利益申报”的主要内容

3. 利益冲突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三) 《问责制主要官员守则》的主要内容

1. 品行义务

2. 兼职的限制

3. 资产处理和利益申报

4. 接受利益的限制

5. 离职限制

(四) 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有益借鉴

1. 全方位、系统化的法律制度、监督机制和处罚措施

2. 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精神内核

三、中国内地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缺陷

(一) 缺乏法律意义上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1. 没有利益的法律概念

2. 时效特征性强,政策性味道强

3. 没有归纳标准

4. 规定重复建设严重

(二) 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未能得到普遍认同

1. 未能解决中国传统和法治的冲突

2. 裁判标准无从把握,导致处罚各异

3. 未能阻止从接受利益向受贿犯罪质变的过程演变

(三) 没有理解真正的“预防为主”的深刻内涵

1. 没有“事前预防”的历史思维

2. 没有将“事前预防”落实

3. 没有与刑事打击相配合的“漏洞反馈”预防体系

(四) 违反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

1. 处罚程度不够严厉

2. 处罚类型未能有效对症下药

3. 香港“财产型”处罚机制的启示

(五) 缺乏完善的财产申报法律制度

1. 申报主体明显过窄

2. 申报内容单一

3. 缺乏有效的监督主体

4. 不公开原则

四、中国内地防止利益冲突建设的完善

(一) 建立系统和完善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1.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化、法律化

2. 以“利益申报”为建设中心

3. 建立资产托管制度

(二) 明确利益的法律概念、构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基石

1. 尽快明确利益冲突的定义和内容

2. 尽快确立“可接受利益”客体

3. 划定接受利益的红灯区

(三) 建立以财产惩处为主防止利益冲突的机制

1. 建立以财产型为主的利益冲突处罚机制

2. 建立财产刑处罚机制的原因

3. 改革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

(四) 完善利益申报制度

1. 完善利益申报制度的意义

2. 尽快建立问责官员的利益申报制度

3. 灵活利益申报主体

(五) 打开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困难重重的缺口

1. 重点公开投资交易变量

2. 逐步公开和试点公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利益冲突是腐败之源,公职人员既是公职权力的代表同时也是追逐私利的理性经济人1,权力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是权力寻租得以存在的原因,而当“经济租金”超过了资源拥有者的机会成本的报酬,而腐败成本(受惩罚的机率和饶幸逃脱机率)远远低于腐败的收益时候,腐败随之产生2。防止利益冲突,就是防止公职人员代表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发生冲突,进而消除公职人员以权谋私产生腐败的土壤。防止利益冲突制度,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作者选取本题的目的是认识到防止利益冲突是防止贪污腐败的最重要制度之一(另一制度是独立的反腐败机构),防止利益冲突是杜绝人性和公理发生冲突的情况,杜绝将这种抉择的权利交给人性,从而物理上消灭了利益冲突产生的土壤,从而扼杀权谋私的行为产生的基础。古语有云:防范胜于治疗,对于贪腐的治疗是“防患于未然,胜于打击。”
  本文以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和借鉴意义,在比较分析内地利益冲突制度的弊端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作为主线。本文分四部分,共38000余字。第一部分为利益冲突制度概述。第一,介绍利益冲突制度的概念。第二,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三,建立和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作用第二部分为文章的重点。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三条法例依据其主要内容及借鉴意义。第一,是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构建基础,即《2010年接受利益(行政长官许可)公告》的主要内容。第二,是以香港全体公务员为主体的《行为纪律指引样本》的内容介绍。第三,以问责制官员为主体的《问责制主要官员守则》的主要内容。第四,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有益借鉴,重点论述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精神内核。第三部为内地利益冲突制度的弊端。通过内地与香港利益冲突制度的比较,着重对比利益的概念、处分的措施的比较、内地事前预防的历史建设、利益(财产)申报制度比较,可从内地利益冲突制度的法律地位、利益冲突制度创设可操作性、利益冲突制度的监督执行以及利益申报制度的弊端四方面进行论述。第四部分为中国内地防止利益冲突建设的完善。第一,从利益概念的重塑和规定的具体操作性来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第二,明确利益的法律概念的具体内容。第三,建立以财产惩处为主防止利益冲突的机制。第四,完善利益申报制度的建议。第五,财产申报公开的建议。本人力求将香港利益冲突制度作为一个研究的载体,通过比较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能够发现内地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不足,在比较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建设方面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意见,藉此借鉴,希望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但限于资料的搜集,论文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建立独立的反腐机构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尽快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才是反腐败的第一要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